« 返回前頁列印

2014-05-10 00:00

六角都市

消費觀眾的「本土戲」

一套戲有大量講廣東話觀眾才聽得明的粗口,並不自動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本土文化。王晶拍過不少「低俗喜劇」,很多人看得過癮,卻少有人說看王晶的戲是為了支持本土文化。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香港的本土文化與草根階層的困迫畫上等號,還要由階層外的學者、議員為我們定義。講粗口是本土文化嗎?是普世文化吧?我倒想知道哪個文化沒有粗口。看戲的人聽到粗口會笑,大概是平常不講,聽着覺得新奇刺激,又或者覺得演員說的粗口都脫離文本,喜劇感好比港鐵車廂遇醉漢。若我激氣到要爆粗,自然就爆了,一點都不生硬,也一點都不好笑。拒絕合資是本土文化嗎?香港什麼時候抗拒過外來資金?如果有那麼幾個罕見的事例,有香港的生意人為啖氣(或部戲)而謝 ...

(節錄)全文共9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