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3-05-07 05:00

良言共享 王良享

復蘇苗頭嫩 儲局勢力頂金融資產

美國公佈四月份就業報告,失業率回跌至 7.5%,非農就業人數增長至十六萬五千人,比預期多兩萬人,美股在數據公佈後創新高,標普500曾見 1618.46點。筆者月前表示,由於零利率驅使資金離開銀行以及新興市場經濟持續增長,美股盛宴只會在美國聯邦儲備局「錯誤」退市時才會結束。上周聯儲局的議息聲明中,加入了「準備加快或減慢買債速度」的句子,給予市場一個擴大QE的憧景,反映在伯南克與耶倫帶領下,美國聯儲局的態度頗為清晰,寬鬆貨幣政策不會過早結束。

職位增長雖勝預期,而上兩個月又向上修訂,卻並無大幅推前美國可以開始加息的日子。如果將過去十二個月職位增長平均十七萬三千個代入在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的職位計算器 (Job Calculator) 中計算,以這個月份平均增長速度,美國失業率需時 21個月才會回落至 6.5% ,換言之,最早要到 2015 年二月,美國才有充份理由加息。

當聯儲局將零息時限承略改變為 6.5%失業率及2.5%通脹率的「雙目標」時,筆者曾經批評失業率的指標過於「粗糙」,原因是失業率並無考慮進入與離開就業大軍的人數,並不足以反映美國勞工市場是否「健康」。美國失業率於在過去一年內下跌了 0.7% ,但就業參與率並無上升,反而從 63.8%下跌至34年低位的63.3%,反映了部份失業人士短期內失去找工作做的推動力。在1990年至 2008年,美國就業參與率平均為66.5% ,而2008年金融海嘯前5年,美國的就業參與率平均亦有66% ,現時的參與率比起當時的平均低 2.7% ,其中 1.2%可由美國老化的人口解釋,剩下的 1.5%是「影子失業率」,這些邊緣失業人口雖然不計算在失業率中,卻不似被拋棄在聯儲局的政策目標外,原因是聯儲局的職責是保證「全民就業」,並非「最低限度就業」。由是觀之,6.5%失業率應被視為美國加息的「最起碼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 ,而非「充足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 ,這個要點,筆者估計聯備局最遲於明年伯南克離任前將會與市場溝通。

美國從股市及樓市上升所衍生的財富效應雖然支持消費,但聯儲局各委員都清楚明白此等效應頗為「飄忽」,美股縱屢創新高,但花旗銀行股價比 2008年初低 84% ,英特爾 (Intel) 股價亦比 2008年初低8% ,有多少美國人的退休基金比起五年前多了無從知曉。樓市反彈,按息在歷史低位,但越來越多的業主不再像以往那樣利用房價上漲套取現金用於消費,而是儘量償還本金及縮短按揭貸款期限,况且銀行亦大部份收緊信貸標準,令部份業主不再符合再融資的條件。

財富效應既不明顯,節支削赤又事在必行,剩下聯儲局獨力支撑,實屬無可奈何,聯儲局亦深知美國對環球資金依賴甚重,有必要繼續托起美國金融資產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