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人民幣 | 2013-05-02 05:00

周洪禮

人幣發展提速 港需深化離岸市場

人民幣離岸市場今年以來出現了多項突破性發展,當中如繼台灣銀行二月開展人民幣業務後,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亦獲准擔任當地人民幣清算行,此外,澳幣也成為繼美元和日圓後,成為第三個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很明顯,北京正將人民幣週邊化昇華至區域化階段,大幅拓展離岸市場的寬度。然而,離岸市場的深度發展則相對緩慢。例如,離岸市場在香港發展八年至今,在港交所掛牌的人民幣股票寥寥可數,衍生結構性產品如股票掛鉤票據亦因此乏人問津。同時,保險業作為金融服務業的一大支柱,但人民幣保險產品發展卻明顯濟後,主因是目前具質素的長期投資產品仍相對缺乏。

有鑑於此,當局不敢怠慢。金管局最近便宣佈將撤銷目前單就人民幣而設立的未平倉淨額上限(NOP)及法定流動資產比率安排,以增加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彈性。而財資市場公會亦將於6月開始公布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CNH HIBOR fixing),儘管在出台時間點上有點尷尬,因目前各國仍就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LIBOR)的產生機制進行檢討,但同業拆息定價將一定程度上促進人民幣投資和對沖產品的研發,以及增加香港的人民幣流動性。更重要是,政策的出台彰顯了監管當局增加香港離岸市場深度的決心。

然而,可做的還多。例如政府和金融機構可與企業進行更緊密溝通,更廣泛地宣傳香港作為離岸中心的融資功能。在債券市場方面,內地當局亦應增加國債在香港的發行次數和規模,並同時容許更多具條件的內地企業在港發行長期債券。這不但能為保險公司等長期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且有助離岸市場建立較完整的收益曲線,其基準參考指標作用最終將促進其他投資產品的推出,進以配合香港成為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方向,鞏固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