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日本 | 2013-04-11 05:00

葉劍雄

檢視全新的日本央行

自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就任之後,立即宣布進行市場稱之為「安倍經濟學」的措施,政府推出財政政策去刺激經濟,而日本央行就將通脹目標由1%提升到2% 。至於具體的貨幣政策,就有新任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四月首次主持的央行會議後公布。

市場曾經預期日本新任央行行長在3月20日上任之後,會召開緊急會議提出新的刺激經濟措施。但黑田並沒有任何舉動令市場失望,所以不少投資者對於日本央行在4月4日的會議後會推行的措施不存厚望。美元兌日圓在會議結果公布前更下跌至92.74的水平,但行長黑田所宣布的措施,結果不但遠遠超過市場預期,更把央行的政策目標亦更改了,令到美元兌日圓急速反彈至96.40,之後幾天更輾轉升到99.67的高位。

隨着日本央行行長黑田為央行揭開新的一頁,不如就從3方面,看一看全新的日本央行。

第一:央行推行的措施
第二:措施對日圓的影響
第三:預測日本央行的新作風對亞洲經濟的影響以及亞洲各國可能採取的措施

央行推行的措施

1. 首先行長黑田基本上改變了前任行長白川方明的寬鬆貨幣政策,由之前以隔夜利率為政策目標,轉為以貨幣基礎為目標。將貨幣基礎從2012年底之138萬億日圓,每年增加60至70萬億日圓,去到2013年底的200萬億日圓,再增加到2014年的270萬億日圓。

2. 央行更將承諾具體化,把訂立了2%的通脹目標,提出要達到之期限,於兩年之內盡早將通脹推到目標水平。

3. 央行購買日本政府債券,無論在數目和年期上,都有所提升,以達到增大貨幣基礎和壓低長期利率水平的目的。由目前每月購買4.2萬億日圓國債,增大至每月7萬億日圓,購買國債的期限也延伸至40年國債,令到央行持有國債的平均年期,由少於三年推遲至七年左右。央行亦增加對資產風險水平比較高的「日本房地產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購買金額,數量增加至兩倍至三倍。

措施對日圓的影響

日本央行的措施,不單止在資產購買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推低長期利率和加強市場的風險胃納接受程度,做了大量的功夫,而央行也相信藉著強大的量化寬鬆,可以將通脹推到目標水平。

由於央行能夠超越市場的預期去加大量化力度,相信美元兌日圓的匯價,短期內仍有上升的空間,所以我們調整了對日圓匯價的預測,在第二季度我們將美元兌日圓從90上調到95,而年底的預測也由80調高至88。

在短期內,由於日本央行的措施令到本土的投資氣氛熾熱,日圓走弱,但究竟能否對實體經濟增長帶來刺激作用,尚在未知之數,因為只有在通縮情況被扭流轉過來,才能增加市民的消費意慾,刺激內部需求,帶動經濟活動,才可以達到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

但如果政策未能成功,將會重蹈目前英國的覆轍。英國央行雖然過去不斷增大資產購買規模,但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過去5季,有4季都是負增長,通脹雖然上升,但工資卻沒有增長,令到家庭真正收入減少,經濟活動並沒有增長。如果同樣的情況在日本出現,美元兌日圓匯價的上升趨勢將會告終。而日本能否刺激經濟恢復增長,也在乎日本政府在結構性的改革方面可否配合,否則央行的努力也只會徒勞無功。

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不論日本能否成功打擊通縮,令經濟恢復增長,但央行的措施對整個世界,尤其是亞洲區將會有重大的影響。

1. 在日本央行的新措施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會以每月,國民生產總值1%的速度增加,相比美國同樣地每月購買國債,也只是以0.5%速率增加,日本無疑更為進取。所以儘管日本的長期經濟增長展望,繫於政府結構性改革的配合,但由於日本政府已加大了財政政策,央行也推行擴充性貨幣政策,短期內令到資產價格上升,投資信心相對提高,令需求增加,自然會推高入口需求,對區內經濟有所裨益。

2. 日圓的下跌令到日本的直接競爭對手出口受到威脅,但要留意的是,只是在出口種類相類似的國家,例如南韓和台灣,在汽車、電子產品和鋼鐵類出口相同的國家,才會受到正面衝擊。但由於南韓和台灣有不少電子零件,也是由日本進口,日圓匯價下跌也降低他們的成本,最終對他們的影響是好是壞,也不容易計算清楚。

3.而笫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對市場注入大量資金,而資金始終歸會追逐回報,包括以投資組合、銀行貸款和對外直接投資形式流出。

相信不少投資者不會忘記,大量熱錢的流竄,在1997年造成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在2000年代中期,日本央行推行的量化寬鬆措施,帶來超活躍的「利差交易」及其後爆破對各種貨幣造成的重大影響。

亞洲各國可能採取的措施

一旦個剩的資金進入亞洲市場,亞洲國家有什麼方法應對呢?基本上各國有五種的措施選擇:

1. 第一就是靜觀其變,希望平安過渡。但所冒的風險,是過多刺激經濟的資金,會引發通脹,推高資產價格。至於在貨幣市場上直接干預,壓止本土貨幣升值,亦不是有效的辦法去阻止日本過剩資金對當地本土經濟的影響。

2. 第二種選擇,是提高利率,對抗資產價格上升。但缺點是可能因此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對匯率造成上升的壓力。

3. 第三種選擇,是政府透過財政政策,讓政府吸收過剩的資源,從而減低資產價格上升的壓力。但政府在財政上的膨脹,會造成日後退市的困難。

4. 第四種方法,是透過收縮宏觀措施,設立各種監管。例如提高銀行的存貸比率,嚴厲的按揭措施,或提高借貸條件,對銀行核心資本比率要求進一步加強,以致對發行債券或股票有更高的規格等等。但弊端可能是資金會逃避正常的監管,造成地下錢莊或影子銀行等問題,增加了金融系統性的風險。

5. 第五種選擇,是資金管制。但是這種限制和新興市場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逐步邁向開放市場的方向正正相反。可行的做法,是可能傾向較柔和的規管,例如限制外資持有某種資產的比例,提高資產增值稅,或設立最短投資期等。缺點是與新興市場的發展方向相違背,而且會造成投資者在政策漏洞遊走的活動增加。

各種政策選擇看來都各有缺點,但一旦過剩資金開始造成問題,相信各國都有可能採取一種或多種的方法應付。現在就看看日本的經濟發展及資金流向,觀察其成功的機會,然後再看各國的反應了。所以說不能輕視日本央行的新措施,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