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北美 | 2012-11-28 00:47

市場洞察 譚慧敏

美國的「階梯」式財政出路

大西洋兩岸的事態發展一直都牽動環球投資者的神經。在歐洲,儘管央行的直接貨幣交易方案,顯示貨幣當局解決危機的意願和能力,應可消除部分不安情緒,但要徹底解決歐債危機似乎仍需相當時日。在美國,雖然經濟正在緩慢持續地復蘇,但隨著年關逼近,「財政懸崖」問題似乎愈來愈引人憂慮。

美國政府一直以來入不敷出,導致聯邦預算赤字越滾越大。赤字擴大可能會導致借貸成本上升,而評級機構亦可能再次下調美國的信貸評級。有觀點認為,如果公共範疇債務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繼續上升,挑戰90%的所謂Reinhart-Rogoff臨界點,國家經濟表現可能會開始轉差。

為使預算收支平衡,美國必須全面開源節流。根據現行法令,各項「布殊減稅措施」、臨時性的減薪俸稅措施,以及經延長的失業補貼今年底都將到期,而去年8月所商議的提高醫療稅及兩輪削減開支措施亦將生效。這將對美國經濟構成重大拖累,甚至可能導致美國經濟重陷衰退。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各項加稅及削減開支措施,將令預算赤字由2012財年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7.3%,降至2013財年的4.0%。以現時美國的增長步伐而言,如此大幅度地削赤行動,勢必會對經濟構成重大拖累,甚至導致美國經濟重陷衰退。令問題更加棘手的是,共和及民主兩黨政見分歧,前者不願加稅,而後者不願減少開支。

事實上,即使雙方最終妥協,所達成的協議也有可能仍包括會嚴重拖累2013年經濟增長的部分措施,亦即出現「財政峭坡」。但無論是「財政懸崖」,還是「財政峭坡」,都非治病良藥,唯有計劃周詳、循序漸進的削赤行動,才是美國真正需要的出路。

除此以外,共和及民主兩黨應黨認識到,要解決財政預算問題,美國在長遠未來必須實施稅收及福利制度改革。長期而言,美國的財政問題只有透過預算改革才能獲得徹底解決,其政治體制也能再次成為美國經濟的競爭優勢而非拖累包袱。

考慮到加稅及削減開支措施有機會在2013年開始,投資者須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以把握適當時機作出相應部署。儘管兩黨各踞一方,令形勢變得錯綜複雜,但預計雙方最終仍要為本身利益而讓步合作。如果解決方案很快達成,預計可支持市場迅速反彈。但如果相關磋商進展艱難,令股市下跌,投資者亦可將其視為吸納機會,原因是雖然美股的現水平估值不如一年前低廉,但基本因素依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