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4-08-07 05:00

曾德明

滬港通效應 藍籌A股再受關注

放大圖片

在利好經濟數據、資金流及「滬港通」預期等因素帶動下,中、港股市上月成功應驗了「七翻身」的傳統智慧,在云云市場中突圍而出。而隨着8月份內地企業的業績期臨近,以及市傳「滬港通」即將於10月13日正式啟動,預料不論港股或者A股市場,尤其是中資藍籌及業績明朗的白馬股,將有望繼續看俏。

內地股民態度開始轉變

內地投資者正因「滬港通」而重拾對藍籌股和白馬股的關注。去年A股市場可謂是增長股和概念股的天下,但真正有價值的藍籌股表現卻十分落後。箇中原因,不外乎就是內地投資者往往熱衷於趨勢或概念投資,再加上去年流動性緊張,令A股散戶紛紛迴避大型股。不過,因應市場近期出現「滬港通」的催化劑,內地很多散戶投資者的態度亦開始轉變。

本欄過往曾經表示,在「滬港通」啟動後,北上的資金(海外資金買A股)相信將會遠較南下資金(國內投資者買港股)為多。而總體而言,兩地的投資者會把各自的風格引進對方的市場,而不會去買對方市場風格的股票。也就是說,海外投資者即使進入A股市場,也會聚焦於基本面吸引的股份。

目前A股市場絕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的RQFII額度已經用完,因此新增的海外資金甚少。然而,7月份A股大型股卻出現明顯升幅,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A股散戶投資者希望提前布局,捕捉海外投資者未來的投資方向。由此可見,A股市場一直以來缺乏的只是信心,而不是資金。

業績期臨近 個別板塊或有驚喜

此外,藍籌股和白馬股將有望在即將來臨的業績期表現領先。8月份是內地企業公布中期業績的密集期。很多創業板和中小企均可能暗藏「地雷」,因為早前的炒作往往純屬概念性,缺乏基本因素支持,因此它們的中期報告很大機會令市場失望。

相反,不少藍籌或白馬股的業績預料將十分強勁,有望為市場帶來驚喜。環顧各個行業,消費相關的板塊將有望看俏,尤其一些傳統的行業龍頭公司。另外,去年受國家投資和政策支持的行業,例如電網、4G、高鐵建設等,預料企業業績亦有望較佳。

中港股市估值仍屬低廉

在今年上半年,環球投資者看淡中國市場,令中國股市和大中華市場的估值跌至非常吸引的水平。然而,一旦海外投資者將資金從估值過高的發達市場轉移到新興市場,尤其是估值低廉的中國,所帶動的資金流入將有望非常強勁。

事實上,隨着內地經濟數據如採購經理指數好轉,以及改革政策的紅利釋放,海外投資者正逐漸重拾對內地股市的興趣,這從近期的國際資金流向亦可見一斑。此外,「滬港通」只是中國資本市場逐步開放的第一步,當愈來愈多海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一些基本因素良好的A股將有望迎來估值重估的機遇,重返合理的估值水平。儘管中、港股市在7月份錄得不錯的升幅,但估值依然低廉,長線投資者仍可考慮趁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