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5-02-27 00:00

後不變期 余家強

哪吒悟空然後呢

放大圖片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橫掃票房,去年掀起全球熱潮則屬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三太子與馬騮精,分別源自明朝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發思古之幽情,可能更能摸清它們流行本質。 哪吒起源千頭萬緒,惟至《封神演義》(初版於1570年代)大致定型,至今改編仍以此為藍本。《封神演義》旨在宣揚道教神通廣大,但並未直接提道教,反而創造了闡教和截教之名,疑似影射道教內兩大宗派。原著中,哪吒受闡教的師父太乙真人庇護,專與截教門人(例如石磯娘娘)對着幹;在《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連闡教也反。的確,闡教籠絡民心、扮好人,似足美國,電影裏以綠卡、白宮等隱喻,昭然若揭。 反抗,是哪吒故事永恒主題,也使人浮想聯 ...

(節錄)全文共11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