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00:00
小知識
政府發債量遞增 用途有變
政府多年來一直錄得財政盈餘,發債主要旨在促進本地債市發展,以建立息率標杆作用。早於2009/10財政年度成立的「政府債券計劃」,所得收入便全數撥入債券基金作投資用途,並交由外滙基金管理,不會用作政府開支。不過,自2019/20財政年度起,本港接連出現財赤,政府發債量遞增,用途亦出現轉變。
翻查資料,政府於2009年9月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發行首隻債券,其後因應通脹環境,希望為市民提供多一個有息率保證的投資選擇,於是2011年7月透過該計劃發行首隻零售債券,即3年期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之後分別於2016年向「老友記」發售銀色債券,2022年向公眾發售綠色零售債券。
去年度《財政預算案》 ...
(節錄)全文共8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