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4-07-15 05:00

Jeffrey Johnson

高收益的吸引力

放大圖片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高收益的基金或證券別具吸引力。投資者通常假設收益愈高,投資愈理想,而他們所期望的理想投資具備以下兩個重要特性:投資組合具備更強大基礎得以持續投資,以及可取得較高回報。目前的挑戰是,不少投資的收益相對低於歷史水平。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後數年經濟增長疲弱,導致多間央行維持低息政策,以刺激地區及全球經濟增長。有見及此,投資者紛紛尋找傳統投資級別債券以外之高收益來源。

在香港,有關轉變在過去兩年尤其明顯,截至2014年5月31日止的24個月,便有6.94億美元淨流入高收益債券基金及高息股票基金。

什麼是收益?

債券的孳息(亦稱為息票)是指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作為借貸的補償。票息可以直接增加債券持有人的財富。舉例來說,如果投資者買入100元1年期債券,而債券支付3元的一次性利息,投資者年底的總財富便會達到103元(假設借貸的公司履行責任)。

但股票方面,收益與財富的關係則不同,並且經常被誤解。儘管收益(或股息)是派給投資者,但卻不會直接令其財富增加,這可以簡單的例子說明。假設投資者擁有的股票市值是100元,可收到股息5元。當支付股息後,股價將自動扣除股息下調(技術上股價在除息日便會按股息金額下跌),在這個情況下,即由100元跌至95元。因此,投資者的財富依然是100元,因為雖然投資者收取了5元股息,但股價因為派息而下跌至95元(為簡單說明,我們並沒有包括稅項的影響)。派息純粹是企業資金預算的決定,由管理層決定保留現金再投資業務或是回饋股東。

這些簡單例子反映出股票與債券的特點:一個可以提供穩定收入,另一個則較為波動。債券多是防守型資產,其中大部分回報是來自收入部分。比較之下,股票大部分回報長遠而言源於資本升值,較少來自股息。知道收益如何影響投資回報十分重要,但不足以全面了解高收益投資如何影響組合風險(波動)。

意料之外的結果

投資者把資金由多元化債券基金轉移至孳息較高的債券及股票投資,是需要作出取捨。對收益較高的債券而言,很可能意味信貸風險較高及/或利率敏感性較高,而令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大增;至於高收益股票,則意味著要承擔股市波動的風險,而且幅度遠超債券市場。

圖1顯示3個相關市場基準的收益及全年波動幅度的差異。把資金撤離多元化債券的確會增加收入,但同時亦增加風險。未有留意箇中關係的投資者,當看到所投資的高收益基金在下一次跌市時大幅下跌,或會非常失望。

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產品

明顯地,投資於較高收益的產品並不等如享有「免費午餐」。然而,只要投資者明白,高收益隨之而來的是預期較高的長期回報及較高風險,這些投資仍具價值。更重要的是,當危機出現時,傳統投資級別的債券基金因為低風險或低回報的特性,往往能夠提供較大保障。透過了解收益如何運作及其與波動性的關係,投資者便能夠為是否把高收益基金納入長期投資組合而作出適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