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00:00
思維漫步 丁望
上海擴文化包容 再評價海派徐訏
上海持續重塑國際大都市形象,在城市發展競爭中提升「替代」的功能。在文化層面,拓展國際的多元性和交流互動,對民國時期的思潮和文學藝術更有包容性,強調本地特色,凸出海派和海派文化的概念,並不排拒懷舊的敘事。
在文化包容之下,上海對香港「南來文化人」徐訏(1908—1980)、黃震遐(1910—1974)、張愛玲(1920—1995)等,持續再評價。
徐訏教授由「反動作家」變成海派浪漫大師、有獨特風格和影響力的作家。各地出現《鬼戀》和《風蕭蕭》熱,以其作品為題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陸續撰成或發表。
鬼戀新評論 涉革命話題
徐訏作品再評價的新發展,是上海有影響力的澎湃網,刊出〈從徐訏到王安憶、孫甘露 ...
(節錄)全文共25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