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4-10-19 05:00

欲言不止 楊書健

【欲言不止】第一桶金全數買樓嗎?

放大圖片

《不倒燈塔》描述過捍衛第一桶金的重要性。儒家文化圈的幾個經濟體的儲蓄率都較其他發達國家為高,所以社會氛圍都會鼓勵大家靠節儉而累積第一桶金。但是累積了第一桶金之後,假如不給予充分時間,讓它自然發揮潛力,其實結果還不算太好。

近年台灣有位基金經理前輩,也在論述類似的想法。他認為,以台灣物價計算,300萬元(新台幣‧下同)可以算是第一桶金。當地50隻最大巿值的股票所組成的指數ETF,長期回報約是每年7%至8%。每月存下1.3萬元,再每年買進這隻 ETF,約7、8年就存下300萬元。以每年的8%回報計算,這300萬元已經是24萬元,跟當地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金相差不遠。

因此,這筆資本就變成了投資者的護法金童,沒事就默默繼續生息,有事如不幸被裁員,亦有一份「底薪」幫助,可以從長計議。而且,買當地大型股票的指數ETF,背後就是該股巿的精萃,由該個經濟體的精英每天為你工作,產生盈利。

入職8年後正是30歲左右,剛好是現代的適婚年紀。因此,不少人就會以這300萬元做首期買樓,以期新婚後第一個家就是自己的物業。這個策略非常穩健,因為本來要付的租金變成了供款,償還按揭後就變成了自己的資本。

但是現時買樓,按揭供款往往佔了夫妻兩人總工資的大比重。買樓前這個小家庭有兩份工資,再加護法金童所產生的回報,而且沒有長期債務負擔,收入狀況就是有兩份半薪金。買樓後就剩下兩份工資,但當中可能三分之一至一半是按揭,能夠自由支配工資就剩下一份多的薪金。

一份多的薪金在維持了生活開支之後,要再重新累積另一個300萬元就愈來愈難了。而且經濟總有三衰六旺,假如在現金資產稀少的時候被裁員,就更連償還按揭都不容易。因此,其實將第一桶金全數買樓,其實帶來了融資風險。

因此,前輩的建議是樓一樣可以買,但要稍為緩和一下。例如,他說可以在存下300萬元之後開始研究所在城巿的新發展區,等待優質樓盤開盤。再買2、3年後交吉的樓花,因此雖然鎖定了買樓的樓價,但卻將付款期推遲到有了第一桶金後的4、5年。如此一來,300萬元繼續以每年7、8厘的速度增長,5年後應能增長到450萬元左右。再加上投資者繼續存錢,目標是在交樓時候,就有相當於兩桶金的600萬元。

此時再簽下和以前一樣的按揭,以一桶金為首期,另外一桶金保留繼續生息。小家庭的總收入亦由之前剩下一份多的淨薪金,變成約有兩份的淨薪金。接下來經濟順景,剩下來的一桶金就繼續增長;就算出現其他狀況,這一桶金的變現能力較強,有需要亦可賣掉,幫忙維持按揭。

父袓一輩,台灣(香港亦如是)處於工業化的經濟成長期,地產價格一直上升,愈早買樓,升值亦愈多。指數ETF流行之前,長期配置股巿亦有一定難度,並非每個年輕人都可以輕易執行。但到了現代,投資者可以輕易買到全球不同股巿的指數ETF,靠股巿累積回報就更簡單。

也許,捍衛第一桶金的意義,在於提升股票在投資者所有資產的重要性,儘早開始長期持有各地的優質股票。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不倒燈塔》現已發售,歡迎訂購。)
本地包郵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