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4-09-11 05:00

陳詠詩

寬鬆政策凸顯中國債市吸引力吸外資

放大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7月出乎意料地作出一系列減息行動,包括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0個基點等,反映內地持續刺激經濟增長的方針。財政政策長遠仍然主導刺激經濟,並與貨幣政策作出協調。由於內地將維持寬鬆政策,加上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龐大,並對外資持續開放,預期將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

人行7月的減息行動,亦凸顯了貨幣政策框架的演變,隨7天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重要性上升,中期借貸便利(MLF)的角色將減弱,這有助理順貨幣政策從短期利率到長期利率的傳導機制,配合人行縮小利率通道的方向。

由於本土消費需求疲弱,加上房地產持續受壓,故此7月的減息屬應對經濟疲弱的舉措。雖然減息有機會令人民幣受壓,但有助穩定投資者、企業及消費者的情緒。人行減息後,內地大型銀行都相繼調低存款利率,增加家庭消費的靈活性,同時帶動潛在投資活動,相信有助刺激本土消費需求。

同時,7月的減息亦有助銀行回穩淨息差,提高銀行借貸能力及刺激信貸增長。回穩淨息差令銀行在管理未來的不良貸款時有更大緩衝,符合穩定可控、管理潛在系統性風險及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的政策目標。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債市規模逾20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主權債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大量投資機會,當中的債券種類涵蓋低風險的政府債券、國企債券及高息企業債,市場的闊度及深度不斷擴大,讓投資者可以發掘具吸引力的風險調整回報選擇。

截至今年8月,中國政府債、地方政府債及政策性銀行債佔中國在岸債市超過90%份額,而且政府債及政策性銀行債均提供低波動性的穩定回報,可被視為高流動性的「安全資產」,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債與其他資產類別的關聯性偏低,波動性亦相對較低,變相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短期來看,外資對中國債券的興趣有上升趨勢,而近日人行減息正好為海外金融機構及央行提供加倉或建倉的機會。截至2024年6月,海外金融機構及央行已連續10個月淨買入中國債券。雖然可轉讓存款證(NCD)流入的資金有放緩跡象,但流入中國政府債的資金正不斷上升,當中1至3年期的短期中國國債及公共金融債券均受外資歡迎。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約5%,相信人行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利好在岸人民幣債券的息率及債券久期,並步向穩定經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