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24-09-09 05:00

陳宇文

慢性疾病漸變普遍 醫保應按需要選擇

放大圖片

慢性疾病如超重、高血壓、糖尿病在香港15至84歲人口中十分普遍,這些慢性疾病是引致心血管病常見成因。無論是何種疾病,患者一旦確診就需要由普通科轉介至專科門診進行治療,診治過程漫長而繁瑣。除醫療開支和財務負擔外,患者及其家人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亦不可小覷。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險除能減輕財政壓力外,亦能減輕病人和家人身心靈負擔。現時市場上有眾多醫保計劃,不同種類賣點令人眼花繚亂。消費者在選擇保險產品時,除考慮保額外亦要留意幾個要點。

保險產品和服務五花百門,由醫療保險、人壽保險至旅遊保險等比比皆是。大多保險公司都會同時間銷售不同產品,部分更會額外提供投資產品,如強積金、儲蓄計劃等。公司對「理財顧問」的培訓需涉獵不同範疇,若只能向客戶提供單一方面的諮詢則難以顧全不同產品。然而,患上重病的客戶在求助時,往往著眼的並不是顧問在過往能否給予不同產品的意見,而是能否就其個人情況提供最適切的諮詢,以及跟進服務。

消費者需因應個人健康狀況考慮能夠提供相應醫療保健服務的保險公司。擁有專業醫療團隊的保險公司能提供即時、全面的健康諮詢,並就不同狀況安排相應的治療,在醫療過程中成爲消費者可靠的後盾,提供長期、穩定的醫療支援。

離開線下的實體診治過程,病人需要更便利、快捷、有效的方式管理個人健康,隨時隨地獲得所要的醫療資訊,甚至安排下一次治療。若保險公司能提供全面的數碼支援服務,例如讓用戶隨時自主管理個人健康、網上預約醫療服務,以及獲得準確專業的醫療資訊等,用戶的醫療保健過程則可以變得更加無縫、簡便。消費者應選擇能提供360度全方位綜合保健服務的保險公司,善用數碼資源將線下治療帶到線上健康管理,再重新引導至線下的後續診治,享受全面及個人化的服務。

隨着進入不同人生階段,每個人醫療健康需求亦會隨之改變,如首次購買醫保可能希望能繳付較低保費、組建家庭後要保障配偶及子女的健康,又或在退休規劃時則希望得到更好醫療保障。因此,有保險公司會提供針對性計劃以滿足不同需求。以家庭計劃為例,同一計劃下的家人可共享通用保額,在香港及指定海外地區使用醫療服務,更可以同一賬戶管理所有保險計劃,為家庭中的「掌舵人」減省管理保險時間。現今家庭的組合形式及生活模式多元,亦有保險計劃會提供個人化的自選門診、牙科及產科等保障,以滿足每位家庭成員的獨特需求。

投保人在選擇保險計劃時,需仔細考慮計劃能否針對其個人需要提供專業可靠的支援服務,以及是否最智慧及簡便的方式協助自己及家人進行個人健康管理,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和跟進服務等。保險公司需要能夠提供全面和連接完善的醫療保障及服務,才能讓客戶隨時隨地便捷地自主管理個人健康,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康復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