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14-06-14 05:00

曹偉邦

爭取福氣不要負擔-評估退休期

放大圖片

近日積金局建議的修例當中,除了允許成員分階段提取強積金較受注目外,具醫學證明壽命少於1年的成員,不論年齡或就業情況也可以全數提取強積金,也是一個較為創新及廣受成員歡迎的建議。儘管應該沒有成員希望受惠於這個建議,但此安排可以有助提醒成員於提取強積金後,應如何因應預期壽命長短,管理及使用相關資產。

壽命少於1年的成員可提取強積金

於諮詢期間,不少建議認為可以擴大強積金的用途,例如用作置業或治療疾病,而最終積金局將界線定於預期壽命少於1年的成員可以提取強積金。這對於不幸罹患末期疾病的成員固然是好消息,因他們可以於有生之年利用這筆他們辛苦累積的資產,完成他們的心願。

事實上,強積金成立目的,也是為了成員於退休後直至百年歸老之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而預期壽命少於1年的成員,絕對符合這個原意。由於這筆強積金的應用年期將由20年大幅壓縮至1年,每月可以動用的資金將因此顯著增加,成員可以好好利用這筆資金調節生活開支及水平,如果身體狀況許可,踏入人生最後階段可以運用資金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或事情。

壽命有變數 宜預留儲備

不過,由於1年期壽命只是從醫學角度判斷,實質壽命可能有所差異,成員因此不應將資金完全耗盡,並應該保留一定水平的資金以應付壽命較預期為長的可能性,最低限度應預留多1年儲備,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若然這1年的儲備未能動用,可以作為留給後輩的一點心意,也可捐作慈善用途。

某程度上,成員退休後所面對的情況也相近似,尤其是壽命方面可能存在更大變數。根據統計處的資料,於2012年的男性在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81歲,女性為86歲計算,若以65歲退休年齡為分界線,即強積金及其他退休儲備要應付16年及21年的開支。不過,這只是一個平均值,筆者身邊有不少「老友記」經已高於平均年齡,但仍然身體強健,活多十年八載絕不是問題。

於計算及準備退休儲備時,成員無可避免需要一個指標,而統計處的平均壽命是一個極佳的參考。不過,各位成員應該要為最終壽命較平均值為長作好準備,特別是現時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30年後的壽命較現時增加是一個合理預期。統計處的數字便顯示,相對30年前,2012年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便增加了8年。

把長壽變成福氣

因此,如果成員還有一段日子才退休,於準備退休儲備時,按當時平均壽命的參考指標,相對統計處的數字增加兩至三年是一個較為穩健的做法,同時盡可能額外預留多兩至三年的生活開支。總括而言,退休儲備的金額愈大,退休後的生活保障也愈大,長壽便可以成為一種福氣,並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