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專家評論 | 2024-08-05 08:30

余錦雄

樓市低迷下改革土地政策

放大圖片

一向以來,香港經濟增長良好,而政府多年來致力於拓展基建、開發土地及推動房地產發展,並由此通過賣地獲得可觀收入。近幾年市場不斷向下,政府雖然已經大幅減少推出土地,但最近仍然不斷流標,創近幾十年歷史性的最差情況。根據外地傳媒最新分析,自2019年經歷黑暴與疫情以來,香港房地產的價值,包含商業房地產的損失,至少蒸發2700億美元,是2003年沙士危機以來,持續最久的一次經濟不景氣。

先說最新兩幅土地的招標。其一是柴灣「樂建居」地皮。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重新提出的「私人參建居屋」概念,並於2023年6月正式落實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這一計劃旨在引入私人發展商的專業技術和創新理念,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資助出售單位。

「樂建居」的賣地條款,要求發展商在付出地價和建築費用,完成發展後,以居屋形式折扣價格出售。當中更加入一些細節要求,例如要一次性發售單位。其實,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政策,要取得成效,一大關鍵在於樓市必須是在上升軌道中,發展商可以在付出地價和建築成本,兼且以折扣價格賣樓後,仍有一定利潤,方能創造「三贏」(政府、發展商、上車市民)的格局。

不過,最近幾年,香港住宅樓價由最高位回落最少三成,這一幅位於柴灣的「樂見居」地皮,單是建築成本、利息和其他等,可能已經差不多每方呎6500至7000元。如果依照賣地條款,要以市價六五折出售,就算零地價,仍然未必有合理的利潤,現時市場已經充斥大量未能消化的住宅貨源,所以一如預期,是沒有私人發展商願意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另外一幅是元朗產業大樓相關地皮,是北部都會計劃發展的一個部分,佔地約35萬方呎。賣地條款要求完成的建設,用途可以協助棕地作業升級轉型、促進相關產業發展,並且中標者須交還不少於30%樓面予政府。由於要求複雜,並且用途需求不明朗,所以市場反應極之冷淡,政府正在延長招標期限。

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到土地政策是必須因應市場而不斷靈活改變。之前市場興旺,政府當然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招標出售,並且可以加入一些嚴格的條款,要求中標的發展商,順道幫政府建設一些需要的基建或設施。

不過,反觀現時市場狀態,政府應在土地政策上做出更多改革,加快土地出售進程、放寬土地用途限制,釋放更多可供開發的地塊,這些措施不僅可以降低土地成本,還能吸引更多私人開發商參與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尤其一些長遠發展計劃,如北部都會區,應該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來鼓勵私人市場的積極參與,以提升房地產市場的質量和效益。

此外,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促進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通過大量投資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可以為需要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些基礎設施不僅提高區域的便利性,還大大增加投資吸引力。企業在決定是否投資某個地區時,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政府的基建投資,會驅使發展區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熱點。

在經濟環境不理想的時候,政府亦有財政緊絀的問題,如果要推動整體房地產及基建發展,例如北部都會區,政府應積極推動公私合作模式,以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通過與私人開發商合作,政府可以引入更多資本和創新理念,加快地區的開發進程,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分擔開發風險,還能提升項目的質量和效率。政府在合作過程中扮演協調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援助,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為中小型地產商及建築商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措施也是關鍵。這些公司通常具備豐富的施工經驗和技術,但在市場營銷和風險管理方面可能較為薄弱。例如「樂建居」相類似項目,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包底制度,以較低價格回購未能售出的單位,幫助這些公司分擔一部分風險,讓他們更加專注於設計和建造高質量的住宅,而不必擔心市場風險。

此外,政府應提供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資者,例如分期徵收地價、稅收減免、貸款優惠和快速審批程序等,這些措施可以降低投資成本,提升投資回報率,從而吸引更多資本投入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這些政策支持不僅針對大型開發商,也應涵蓋中小型企業,鼓勵他們參與區域建設,促進多元化發展。

總之,香港政府可以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創造有利於私人市場參與的誘因。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還推動整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一些大型計劃如北部都會區發展,有望成為香港未來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