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4-06-04 05:00

林柏富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放大圖片

中國自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急速發展而備受世界注目。然而,近年由於受到周邊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及自身經濟結構轉型影響,中國正面臨增速持續減緩的困境,GDP由2011年的9.3%放緩至2013的7.8%。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出口受到衝擊,經常帳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5年前的10%降至現時的2%。出口疲弱對投資和製造業也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不少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也表示擔憂。

為滿足物質需求付出代價

話雖如此,但筆者認為中國經濟經歷了30年的持續高增長,促進經濟起飛的因素正在改變,所以適當的減速反而是正常現象。反觀過去,中國經濟發展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雖然物質需求逐步得到滿足,但生活質素卻不能相輔相成。盲目追求經濟增長只會導致環境和資源被嚴重破壞,而最終會影響經濟。現時,國內各地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使政府意識到應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創造經濟價值,兩者協調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其次,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從繁榮到衰退的周期性波動,這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的一部分。筆者認為,中國經濟需擺脫長期依賴出口、投資帶動增長的模式,而且需降低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及控制新興產業的擴張速度。

投資中國的好機會

雖然市場上不少投資者看淡中國市場,而中國經濟目前表現也確實難以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筆者認為這正是投資中國的好機會,因為中國政府將集中改革信貸擴張和缺乏效率的國企。於5月9日,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內容就股債市場、期貨市場、私募市場、互聯網金融及擴大資本市場開放等,於多方面提出指導意見,旨在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及市場對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

儘管此項改革需要一段時間方可見成效,但已有多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呈復蘇的跡象。根據瑞士信貸編制的「李克強動力指數」,從今年第一季度的負值升至5月的0.1%,主要歸功於工業用電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的增長。此外,中國的消費漸趨穩定,出口也初現加速跡象。中國於今年4月的出口結束連續兩個月的下跌,同比增長0.9%,特別是汽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訂單表現突出。國基會(IMF)預計2014年國內GDP增長仍可達7.5%,而中國經濟在持續調整中將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