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24-05-22 05:00

陳敏蘭

【私銀觀】投資私募股權 抵禦市場波動

放大圖片

從歷史來看,在這種震盪市況下倉促拋售並非有利的對策。我們認為,多元化且平衡的投資組合,是安渡市場動盪並積累長期財富的最佳之道。就此而言,另類投資可助一臂之力,尤其是在美國國債等傳統多元化工具與股票同步漲跌的時期。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私募股權(即非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可作為實現平衡配置的良好方式。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現時投資私募股權3原因

現在投資私募股權有三大原因。首先,私募股權為投資快速成長的創新企業提供了新的途徑,而且不受日常市場波動的影響。要在公開市場上找到投資新一代顛覆性科技的機會,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因為,許多此類企業選擇保持私有化或推遲上市。自2000年以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特公開上市的公司數量下降逾50%,而同期由私募股權持有的公司數量增加了6倍【圖】。如果投資組合中沒有納入私募股權,投資者對於科技、醫療保健和低碳轉型等領域的未來領軍者,可能缺乏足夠的敞口。

其次,私募股權的長期回報可能優於公開市場。例如,在2001至2022年期間,根據MSCI所有國家環球指數和Cambridge Associates的私募市場數據,私募股權的年平均回報率達13%,而全球股票僅為6%左右。

第三,低流動性未必全然是壞事。公開上市股票較易賣出,使投資者能夠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但高流動性也可能讓投資者倉促行動,如在市場恐慌時期拋售資產。相比之下,將資本鎖定更長時間,可防止投資者作出有損回報的情緒化決定。

有鎖定資本更長時間風險

投資者也應注意私募股權的相關風險,比如需要在更長時間內鎖定資本。該行業還面臨其他的挑戰。貝恩顧問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交易活動驟減,私募股權未退出的持股公司數目達到創紀錄的2.8萬間,規模超過3萬億美元。該行業目前擁有的待投資金也高達2.6萬億美元。這令歸還投資者資金的時間延長,並引發資本過剩而交易稀缺的擔憂。

不過,這種擔憂似乎有些過度。較低的估值已帶動交易活動回升,這應有助私募股權基金將現金歸還給投資者。雖然待投資金的金額看來很多,但僅佔資產管理規模的27%(截至去年底數據),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50%的待投資金是在過去兩年籌集,70%是在過去3年內籌集。這意味基金管理人仍有充足時間尋找投資機會。

重要的是,對於有意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鎖定資本的投資者,私募資產已成為多元化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然,配置比重因人而異。在不影響流動性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可在投資組合中最多配置20%的私募資產,而對於大學捐贈基金等長線投資者而言,該比重甚至可能高達40%。

保持耐心把握未來投資機會

在我們看來,關鍵在於持續投資,而不是試圖挑選最佳的時機入市。擇時入市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已經很困難,而私募股權由於投資周期更長,更是無從「擇」起。由於難以預測各基金「初始投資年份」(基金開始籌資的年份)的質素,我們建議投資者持續投資私募股權,即使在較具挑戰性的時期也是如此。

因此,在私募市場中,保持耐心並避免受當前不確定性干擾,將有助投資者把握當下以及未來幾年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