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5-21 00:00

人云我云 馬揮

劣質民主

二戰後,歐洲學者才發覺,現代國家仍可以有暴政,而且比古代暴政更恐怖,為禍更烈。這刺激了學者重新研究暴政。 李奧施特勞斯是其中之一。他從闡釋色諾芬的《希羅》入手,於1948年發表《論暴政》。色諾芬借西蒙尼德這個虛構人物,暗示智者可以當暴君的帝師,指導暴君成為賢君,行善治。幾千年來,儒家的理想跟色諾芬異曲同工,朱熹、陸九淵等提倡「得君行道」,士大夫與賢君共治,便是最理想的政體。 施特勞斯卻指出,智者和哲學家不應當帝師,因為帝師必須閉眼不看暴政的缺失。色諾芬所說「最佳暴政」或「仁慈暴政」,說到底都是暴政。暴政有兩個致命的先天缺失:首先,暴君只按自己意志施政,而並非依「正義之法」管治;「正義之法」是人 ...

(節錄)全文共65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