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外匯 | 2024-05-20 05:00

李若凡

人幣料在熟悉區間内波動

放大圖片

在不足3周的時間内,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滙率從7.2831(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因市場削減對美國聯儲局減息的押注)跌至7.1653(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人民幣快速及顯著反彈,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推動。首先,在聯儲局會議透露鴿派訊號,以及美國公布遜於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後,美元指數從近期高點106上方回落至105左右。

其次,在日本財務省進行兩輪未經證實的干預後,美元兌日圓從160急跌至152左右。這增加了美元的下行壓力,並為其他非美元貨幣提供了支持。

資金由日股台股流向中港

第三,股票相關的人民幣需求。具體而言,恒生指數從4月底的低點上漲超過17%,因為市場期待4月政治局暗示的支持措施將得以落實。而中國假期期間,香港股市維持強勁的表現,讓市場更樂觀地相信,在外國投資者回歸的支持下,這一波升勢可能會持續下去。事實上,除了估值較低之外,將部分資金從過度擁擠的日本和台灣市場,轉移至其他市場以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可能是外資重返香港/中國股市的另一個原因。

第四,假期期間流動性較低。最後,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跌破50天、10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後,觸發人民幣沽空平倉。

然而,中國假期結束後,隨著香港/中國股市升勢放緩、美元整固以及日元走弱,美元兌離岸人民幣顯著反彈,並一度回到7.2450上方。

3因素料續左右人幣走向

展望未來,人民幣仍將受到美元因素、日圓走勢和股市資金流的影響。

美元方面,美國公布遜預期的4月通脹和零售銷售數據後,美元指數進一步跌向104,而美債收益率也有所回落。這減輕了低利率貨幣人民幣的下行壓力。然而,由於美國服務通脹壓力依然較大,聯儲局料不會因為一個月的就業和通脹數據而轉趨鴿派。換言之,美元和美債收益率的下行空間有限。相反,中國公布疲弱的PPI和信貸數據之後,市場對中國人民銀行放寬貨幣政策的預期上升。因此,美國CPI數據公布之後,人民幣的反彈可能只是短暫的。

日圓方面,該貨幣已重現下跌趨勢,且日本央行和日本財務省轉向口頭干預,應該無助扭轉這個趨勢。回顧2022年,繼第一輪大型干預後,直至美元兌日圓再度於一個月内上漲約10日圓,日本財務省才再次出手穩定滙價。然而,近期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回落,緩和了息差因素對日圓的衝擊。然而,由於日本央行短期内加息概率不大,美國和日本之間的利率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干預擔憂消退的情況下,套利交易料逐漸推升美元兌日圓的滙價,進而對人民幣帶來負面的溢出效應。

海外上市中資股派息添沽壓

股市方面,近期中國股市似乎沒有複製香港股市的強勁表現。在北向資金流數據暫停公布之前,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明顯少於南向。換言之,人民幣暫時未能受惠於股市相關需求。反而,這個夏季海外上市的中資企業將支付約800萬美元的股息。與之相關的人民幣賣出需求,也將對人民幣造成下行壓力。

簡而言之,無論是中資企業夏季派息因素、還是日圓因素,或中美息差因素,都不利人民幣。因此,即使美元指數回落,美元兌人民幣可能依然在7.15至7.20區間内找到支持。未來幾個月内,甚至不排除美元兌人民幣重新回到7.23上方,重新邁向4月高位7.2831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