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專家評論 | 2024-05-14 08:30

葉敬誠

如何解讀「蝕讓」個案?

放大圖片

港府撤辣之後,市場仍出現大量住宅成交蝕讓個案。部分評論更認為,大量蝕讓個案,反映撤辣未能扭轉樓市跌勢。但撤辣是否會令樓市轉勢,未必可由蝕讓比率看得出來。

市場上指的「蝕讓」,是售出價格較購入價低的個案。參考利嘉閣統計,首季二手市場成交的住宅物業中,有29.7%的售出價低於購入價,即10宗成交中有近3宗為蝕讓個案,而且蝕讓的比率較2023年第四季增加3.5個百分點。部分評論便認為,數字反映撤辣未能扭轉樓市跌勢。

一定程度上,蝕讓個案佔比上升,反映樓價在下調。同樣根據利嘉閣的統計,由2010年第一季至2022年第二季,蝕讓的住宅成交個案,長年都在10%以下。直至2022年第三季,數字升穿10%。參考樓價大致在2021年中見頂回落,情況反映蝕讓個案的比率上升,輕微落後於樓價走勢一年。

以上情況可說十分合理,樓價由2008年後因量化寬鬆而上升,由2008年至2021年樓價見頂,期間大部分轉讓的個案自然是賣方獲利。只有個別成交可能因為業主急讓,甚或內部轉讓等原因,壓低了成交價,才會出現蝕讓成交。2021年後樓價轉勢下調,由於有特別印花稅此因素,即使2021年入市的買家看淡後市,可能也會傾向繼續持有物業而非即時止損,因此樓價開始調整時,蝕讓比例未見明顯增加。直至樓價進一步調整,那些更早時間入市的放盤以市價成交也出現較購入價為低,蝕讓比例才會上升。

明乎此,我們回頭再看市場統計2024年第一季蝕讓比例增加。在跌市時,蝕讓比例的上升會滯後於樓價的下跌。反過來,就算樓價因為政府撤辣而上升,其實我們也不應預期情況會立即在蝕讓比例中反映。何況2024年第一季成交的註冊登記,並未反映2月底撤辣的影響。

另外,假設樓價在未來一年維持穩定,我們仍然可能會見到蝕讓比例在現水平上再上升。港府在2月底撤銷了特別印花稅,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在過去2、3年入市的業主,把物業在二手市場放售。在特別印花稅撤銷前,不論賺蝕,購入後3年內轉讓的住宅都要向政府繳付特別印花稅,稅率為物業估值10%至20%。

簡單來說,一個在2021年年中至年底「摸頂」購入的單位,業主為免在樓價損失之外再多付稅金,可能傾向持貨。在特別印花稅撤銷之後,他的轉讓成本下跌,便較有可能接受以現價放盤。而大致上,所有「受惠」於特別印花稅撤銷的物業,都是在2021年打後購入,現時市值都會較購入價為低,以市價轉讓,都是蝕讓。簡單來說,現時及稍後看到的蝕讓個案增加,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稅務政策改變,刺激了過去3年入市業主的放盤意欲──只不過正好過去3年樓價都較現水平為高,這些單位一旦成交,絕大部分都會計入蝕讓中。

我們甚至可以預期,未來樓價指數即便出現回升,會有一段時間,蝕讓個案也會同步增加。假設樓價在2025年平均比2024年上升,只要升幅不大,那些在追位入市而屆時放盤的轉讓個案,仍是會蝕讓離場。

總結而言,蝕讓個案的統計,主要反映的是過去的樓價走勢,其對未來樓價的走向,參考作用可能稍遜。

葉敬誠
宏亞按證助理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