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14-05-23 05:00

余天佑

解讀回報有學問

放大圖片

在Alex 感染下,哥哥Gary也漸漸了解到主動管理強積金的重要性,開始留意有關強積金的資訊。一日Gary和Alex談到報章上刊登的强積金價格:「我有留意強積金價格變動,但該如何比較?要比較那個強積金較好?」打工仔當然最關心是基金表現,不過除了單看回報高低,如何解讀回報其實有不少學問。

要衡量基金投資的成績,打工仔可從兩個數據概念著手,一是絕對回報(Absolute Return),二是相對回報(Relative Return)。

簡單而言,絕對回報就是直接以基金的賺蝕看投資成績。一般來說,受託人會在周年報表、積金帳戶紀錄、基金概覽或網站等提供如累計回報、年度化回報、曆年回報等數據,這些都反映基金的絕對回報。

回報數據名目眾多

累計回報(Cumulative Return)是以截算日計,基金於某個時期內的累積回報,如Gary的MPF基金表現報告,顯示由報告日期起前1年、3年及5年的累計回報。根據現時積金局的規定,有較長往績的MPF基金須顯示10年回報表現數據,讓成員可以成分基金的長線回報作參考。Gary問:「這基金的5年累積回報約45%,是不是代表平均年回報達到9%?」

基於投資年期及複息效應,基金的實際每年平均表現,不是簡單將回報除以年期就行,更準確是將累計回報化為年度化回報(Annualised Return)。以該基金為例,其年度化回報為5√1.45,即每年7.7%。

至於曆年回報(Calendar Year Return),顧名思義,就是基金在個別日曆年內的累積回報,是指某一年由年頭至年底的全年回報。假設某基金在2011年1月1日的價格為15元,而該基金在2011年12月31日的價格為15.5元,它的曆年回報便會是3.3% (即(15.5元-15元) / 15元x100%)。

Gary的基金報告中,還有一個以平均成本法所計算的回報,即按每月供款及基金價格,計算出結算日的總市值。此計法是為了反映強積金月供模式下的實際投資成果,Gary 於2013年每月強制性供款中有800元是投資在某股票基金,全年共投資9600元,而去年底該基金的總市值為1.0464萬元,即較投資額9600元獲利864元,平均成本法回報率便相當於9%。

相對回報高下立見

「既然絕對回報已如此直接地反映基金表現,相對回報又有何用?」打個比喻,餐廳A的雲吞麵賣30元,便宜嗎?假設食物品質相同,當知道餐廳B售價是25元,就知A貴,可見有比較才能突出價值。同樣道理,單靠絕對回報不足以讓我們知道基金的表現是否優於大市或同類產品,亦無法看到基金於市況波動時的保本效益是否比人強,相對回報則可以填補這缺點。

投資者最常利用同類基金的平均回報,以衡量自己所投資的基金相對表現,高於前者顯示基金於同類產品中表現較佳,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們也可選擇一個客觀基準如大市指數作比較,看在同一時期內基金的表現能否跑贏大市。不過,Gary要避免找來不同類別的基金,或不相配的基準進行比較,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在投資策略及組合上可能存在很大差異,難以作出客觀的分析。

有一點值得一提,市面上絕大部分強積金計劃內的基金價格,已反映相關收費在內,因此回報數據是反映已經扣除收費開支的淨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