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4-04-29 05:00

周奐彤

中東局勢緊張 全球經濟復甦受阻

放大圖片

最近幾星期,中東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令投資者擔憂全球增長前景。由於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強勁,加上油組及盟友(OPEC+)減產,布蘭特原油自2023年10月以來,首次突破每桶90美元水平。

不過,我們認為區內緊張局勢大規模升溫的可能性不大,而油價亦不太可能持續上升。首先,伊朗的石油產量約為每日300萬桶,約佔全球整體產量4%。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因任何原因受到干擾,現有產能可抵消這種情況。油組目前的閒置產能約為每日400萬桶,其中有300萬桶來自沙特阿拉伯。

霍爾木茲海峽關閉機會微

即使不少油組成員國受惠於油價上升,但是他們也意識到油價上升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全球一旦陷入衰退,或令油價大幅下挫。

除此以外,海灣國家正經歷經濟轉型,期望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而這種轉變需要區內持續摒棄敵對行動。自從上一次中東衝突,海灣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亦有所改善。

由於全球30%的海運石油貿易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一旦事態升級令海峽關閉,可能會導致全球油價上升。事實上,海灣國家的所有航運(包括伊朗的原油、石油產品及液化天然氣)均經過霍爾木茲海峽。

然而,伊朗關閉海峽卻會影響與中國的關係,由於西方目前正對伊朗實施制裁,中國買入伊朗出口的絕大多數石油,而伊朗所有石油出口均透過海上運輸,因此其自身的貿易很大程度上依賴貨物及船隻通過海道運行。

封鎖海峽會損害伊朗自身經濟利益,亦可能會惹起其他海灣鄰國的非議。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過去幾十年來,多次威脅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海峽至今從未真正被封鎖。

防通脹升溫影響寬鬆政策

隨着全球通脹近月仍然頑固,市場正在考究油價上升對利率及整體經濟的影響。而央行如何應對油價上升等成本衝擊,將會取決於經濟狀況。假如經濟疲弱,成本衝擊可能會抑制消費,並導致經濟活動進一步走弱。在這種情況下,成本衝擊可能會促使貨幣轉趨寬鬆,以避免通縮壓力。

不過,當經濟強勁、失業率低企、閒置產能很少時,成本衝擊可能會導致薪資需求增加,並帶來持續的通脹壓力。此時,貨幣政策更有可能收緊或維持限制性,以限制價格進一步上升。

復甦勢頭料不會被破壞

我們認為如今的經濟狀況更近似後者,畢竟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加上成熟地區的勞動市場緊張。因此,我們認為油價持續上升可能會增加通脹的持久性,從而適度推遲貨幣寬鬆政策的速度。

然而,根據目前情況,我們預期中東政局緊張對油價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因此,我們預計這些緊張局勢只會削弱,而不是破壞經濟的廣泛復甦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