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4-11 00:00

新聞點評 高天佑

香港「打的」平絕全球?

放大圖片

本港經濟欠旺,的士業界卻「逆市」申請加價12%至17%,各方議論紛紛。有一位的士大佬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香港的士全世界最平,市民搵唔到錢才嫌貴」,引起網民嘩然。但實際上,這位司機並非無的放矢,數年前曾有國際組織做過統計,按GDP對比,在香港「打的」確屬全世界最划算。然而,本港的士業問題癥結非關價格高低,而在於賞罰機制太落後,導致司機和乘客「累鬥累」淪為雙輸。

的士業對上一次加價是2022年7月份,當時加幅介乎11.5%至13.8%。沒料到未夠兩年,業界又再「嗌加」,其理據是氣價、保險、維修等成本顯著上漲,同時客量持續收縮,導致司機和車主們淨收入銳減,有必要漲價方可維持生計。

業界「喊窮」有沒有道理?據運輸署最新統計,相比起2019年(撇除通脹後),紅(市區)、綠(新界)、藍(大嶼山)的士司機淨收入分別增長6.2%、0.8%及下跌2.7%。同時,紅的出租車主和司機車主(自己揸自己車)去年淨收入分別較2019年銳減48%和13%。

可負擔程度最高

值得留意,本港於2019年6月爆發激烈社會騷亂,街頭烽火連天,該年下半段的士業顯然生意慘淡;但即使跟2019年比較,業界2023年整體收入仍屬「減多漲少」,可見確實「搵食艱難」。

在香港「打的」究竟貴定平?據全球統計網站Numbeo資料,香港的士平均每公里車資約1.28美元(折合約10港元),在全球發達經濟體排名下游,遠較瑞士(4.43美元)、日本(2.63美元)、德國(2.28美元)便宜,跟巴勒斯坦(1.35美元)、肯尼亞(1.23美元)、泰國(1.1美元)等差不多。

此外,國際旅遊格價網站PriceOfTravel.com數年前做過統計,按照的士車資對比人均GDP,在香港「打的」之可負擔程度(affordability)屬全球最高,意即最為划算。

實際上,在香港這個人口極度密集、鐵路覆蓋完善的城市,的士業角色頗為特殊。例如在日本、英國等地,「打的」近乎奢侈消費,當地普通人可能一年半載才偶然坐一次的士。香港公共交通這麼發達,按理說對的士沒太大需求;但一來本港人均擁有私家車的數量甚低,二來生活節奏急速,市民趕路匆忙,故仍不時需要「截車」代步。從司機角度看,由於車程以短途為主,兼本港生活指數高,令他們「搵食」不易,心態難免急躁。

隨着網約車Uber普及,部分人認為的士已沒存在必要,可逐步被淘汰。惟若市面真的只剩下Uber,該平台做獨市生意,可能任意加價令市民「硬食」。再者,很多年長人士不慣使用手機App,倘的士絕跡,他們肯定不便。因此,不論從制衡或實用角度看,的士業在可見將來仍有存在價值。

誠然,香港人「打的」體驗普遍頗差,經常遇上拒載、粗魯無禮、唔識路、唔過海、兜路的司機,搞到一肚氣,難怪愈來愈多人寧可付出稍高價錢幫襯Uber。另方面,的士司機原已搵食不易,近年再加上召車App搶客,往往「踩足成日」只賺到三數百元,形成他們也充滿怨氣。世上很少有一個行業,服務提供者和顧客之間的關係這麼糟糕,部分市民譏諷的士司機為「DC9」,司機們則把對方視為「惡客」,大家互相「放負」,間接令這個城市戾氣更盛。

賞罰機制落後致雙輸

講到底,從行為經濟學角度看,香港的乘客和司機某程度上皆屬「受害者」,而「禍源」在於現行賞罰機制過於落後。Uber司機為什麼服務好?皆因乘客可以在手機App為每程車打分,分數高低直接影響司機日後接單收入。反觀的士司機生意「鋪鋪清」,即使殷勤有禮過劉德華,車廂乾淨香噴噴,駕駛準確安全又迅速,乘客滿意地落車後,絲毫無助於該司機取得下一宗生意(況且香港「畀貼士」文化不如美國普及)。

在國際旅客心中出名「高質素」的英國和日本的士,一方面收費貴,同時它們皆採取車隊制度,每個城市通常有多家公司競爭,各公司為提升品牌價值,會負責監督及維持司機服務水準,乘客有不滿也可致電熱線投訴。

其實香港的士業曾存在車隊制度,好似去年底港產片《金手指》主角(梁朝偉飾演)原型陳松青,曾於1979年創辦「佳寧的士」,車隊達500多輛,車身全部印上佳寧品牌,司機一律穿恤衫打領呔,以優質服務招徠。但當佳寧破產後,適逢香港面臨前途危機,投資者傾向「搵快錢」,其餘「的士大王」們樂於被動收取車租,沒興趣投資經營品牌,車隊制度亦步入歷史。

總的而言,香港的士業有其存在價值,惟賞罰機制必須改革,並適宜轉向相對中端路線。只要服務有保證,大多數乘客相信不介意付出稍高價錢,接受加價也「順氣」一點(且有Uber等召車App制衡,的士業很難「獅子開大口」),對本港旅遊業及國際形象亦有助益。港府已決定重新引入車隊制度,擬發出最多5個車隊牌照,容許自訂車資,本周五起接受申請,可說踏出正確的一步。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