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4-11 00:00

家庭醫學 譚仲豪醫生

米酵菌酸的隱患

放大圖片
近日在台灣發生了一宗讓人震驚的食物中毒事件,與炒粿條被「米酵菌酸」污染有關,引起了公眾對食物安全的關注。 進一步查閱紀錄後,我想起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2019年,提及類似涉及黑木耳的致命食物中毒案例,同樣與米酵菌酸有關。米酵菌酸是一種極具毒性的化合物,其危害不容小覷。 米酵菌酸由「椰毒亞型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covenenans,亦可稱為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一種有毒物質。這種細菌常在溫暖並且真菌共生的環境下繁殖,而這些條件在食物發酵過程中經常出現。 可能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通常在製作流程中需要進行長時間發酵或浸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到這些食物,包括一些於 ...

(節錄)全文共16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