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3 00:00
拾趣人生 岑逸飛
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戰國時期諸子為闡述自己思想學說,喜歡塑造孔子形象以為己用,而所引述的孔子說話,是否真是孔子之言?由於年代久遠,也難考證。其中《荀子》一書,為戰國時荀況所撰:全書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一是荀子所寫共二十二篇,其二是荀子弟子所記錄的荀子言行共五篇,其三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五篇。
此書第二十八篇《宥坐篇》屬第三類,應是荀子後學所作,所記載都是有關孔子的事跡和言論,可能有真有假,特別提及孔子為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一職,聽朝七天便誅殺了大夫少正卯一事,最受爭議,有為孔子文過飾非之嫌,本文暫且不論。但篇名「宥坐」,「宥」字同「右」,宥坐的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於座位右邊作為借鑑,篇中談及 ...
(節錄)全文共6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