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24-03-15 07:23

【EJFQ信析】游資充裕如減息 美牛正健康成長

放大圖片

華爾街股市周三(13日)個別發展,納指最差,下跌0.54%,主要是以「AI股王」輝達(Nvidia)為首的多隻科技巨擘受壓,Tesla尤其弱勢,挫至今年以來新低,收報169.48美元,累插31.79%,應否再被稱為能夠推升大市的「七雄」一員,答案大概已寫在股價圖上。

雖然標普500指數高位整固,但各成份股權重相同的標普500等權重指數(S&P 500 Equal Weight Index)繼今年3月7日突破2022年初前頂,周三再刷出6746點及6722點的日中和收市新高,某程度顯示「美牛」強勢並非集中在一小撮重磅股身上,對整體升浪應利多於弊。

美股內部質素正在改善,標指短線市寬(股價高於20天線比率)與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均自50%中軸附近顯著回勇,意味較早前跟指數呈「熊背馳」的狀態得到修正,有助大市再上一層樓。

「美牛」成長愈見健康,對聯儲局或進一步延遲啟動減息似乎增強了抵抗力。美國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加快至3.2%,超出預期,代表通脹頑固,局方缺乏充足理據下調利率,將於下星期舉行的議息會議,估計繼續就貨幣政策抱溫和鷹派立場。

投資者仍在尋找聯儲局今年何時首次減息的線索,然而,如果留意目前金融市場狀況,就可知道具體減息時間其實變得不再重要,因為流動性早就由緊轉鬆。

附【圖】所見,經過一年多「鷹式收水」之後,儘管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上限連續7個月企穩22年高位5.5厘,惟由高盛編製的美國金融狀況指數(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 FCI),從去年第四季起徐徐回落,挫至99.13,屬近20個月最低,反映游資相對充裕,即使維持高息,也不能達致緊縮的效果。

另一流動性監察指標更誇張,彭博美國金融狀況指數(Bloomberg US 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剛攀上逾兩年新高1.167(指數正值愈高,即流動性愈趨寬鬆,反之亦然),按此指數衡量,游資規模差不多回到加息前一樣。

事實上,綜合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隔夜逆回購計劃(RRP),以及財政部在聯儲局的現金餘額(TGA)等變化,可以發現美國的「整體流動性」早於2023年初即從低位喘穩並逐步提升,連帶期間貨幣基礎也告反彈(詳見3月14日「沿圖論勢」),這解釋了為何加息和縮表等「收水」動作持續,美股卻未受影響且表現出奇地好,既然市場自我調節的效果猶如減息,聯儲局大可「放慢手腳」,毋須急於降低利率。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