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3-08 00:00

護專世代 陳綺華、黎錦偉

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適用於心臟結構出現問題的病人。此病屬慢性疾病,泛指心瓣或心臟結構有缺陷或功能異常的情況,成因可以先天或後天性,隨着年紀增長而發生。因全球人口老化,該病愈發常見。最多見的結構性心臟病如心房中隔缺損,主動脈瓣膜狹窄及二尖瓣反流等。中度至重度結構性心臟病患者會出現氣喘、胸痛、腳腫或暈眩等心臟衰竭症狀。診斷方法如心臟超聲波檢查,評估異常心臟功能和結構上的問題。 以往,治療結構性心臟病一般會為病人施行傳統開胸手術,惟未必適合某些高風險、不宜接受傳統手術的體弱病人。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屬微創手術,為此類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好處是傷口較小,且不用接受體外血液循環術,及不會在胸部留下永久疤 ...

(節錄)全文共6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