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3-04 00:00

新聞點評 高天佑

從「陳永傑買樓」看樓市新形勢

放大圖片

在「全面撤辣」兼取消壓力測試後,樓市一如預期升溫,包括中原地產「賣樓一哥」、住宅部總裁陳永傑馬上響應,以797萬元購入土瓜灣新盤「城軒」一個低層單位,聲稱用作收租。此舉賺蝕未知,卻起碼贏得宣傳效果,全港媒體都報道「中原高層也入市」,為樓市氣氛推波助瀾。值得留意,在「720日超長成交期」優惠下,陳永傑暫時只需付出約40萬元,待兩年後再決定是否「找尾數」。同時,即使撇除「陳一哥」特殊身份,這個案例也很有參考價值。

話說財爺陳茂波上周三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不但全面撤銷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新住宅印花稅(NRSD)等辣招,金管局還宣布取消壓力測試及提高按揭比率,為樓市帶來一點意外驚喜。不少人都記得在預算案公布前夕,中原老闆施永青多番公開促請政府「撤辣」,甚至揚言「不撤辣有政治後果」,例如現任特首、財政司司長未必能保住烏紗。難怪在財爺宣告「撤辣」後,不少業界人士私底下笑謂「施永青KO陳茂波」。

當然,港府最終作出「撤辣」決定,肯定不只考慮業界訴求,還有自身的盤算,包括要重新激活賣地收入。因此,「撤辣」後樓市成交能否轉趨熱絡,將是判斷政策成敗的重要關鍵;在這方面,中原身為地產代理龍頭,一為神功二為弟子,責任重大之同時亦順勢「做番齣好戲」。由於施老闆早已「升上神枱」忙於做KOL,實際操盤跑數的重任自然落在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身上。

陳永傑舉重若輕,透過私人投資曲線睇後市。在政府「撤辣」之後兩日(3月1日),他以公司名義,斥797萬元購入土瓜灣現樓新盤「城軒」一個低層兩房單位,實用面積510方呎,平均呎價約1.56萬元。陳永傑解釋,他預期美國息口已見頂,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將會回落,恰逢政府撤銷辣招,於是立刻決定入市買樓收租,估計該單位每月租金可達2萬元,租金回報率約3厘。

公司名義特長成交期「冇得輸」

「陳永傑入市」消息立刻被傳媒廣泛報道,特別是包括中原在內的多個地產經紀,紛紛向客戶WhatsApp這單新聞,並強調「中原高層都搶先入市,證明樓市復活,後市氣勢如虹,有買趁早」。不排除有些潛在買家本來仍「心大心細」,但看見陳永傑自己真金白銀買樓,信心頓時大增,立即認真考慮開支票搶購筍盤。

與此同時,陳永傑今次買樓交易有幾項細節值得留意。首先,他是以公司名義購物業,由於BSD已取消,毋須額外繳稅,有利於日後轉讓(新買家屆時連基本印花稅也不用付,但按揭比率將不及私人名義買樓)。其次,城軒雖已屆現樓(2022年9月落成,賣剩約一半單位),發展商裕泰興仍提供「720日超長成交期」優惠付款安排,買家最遲可於兩年後才正式完成交易。第三,720日成交期內,買家只需付5%訂金,便可「先住(或出租)後付」。最後,業主兩年後若撻訂,發展商理論上有權「追差價」,但若好似陳永傑般以公司名義入貨,在最壞情況下大可把公司清盤了事,避免債項「上身」。

換句話說,陳永傑現在只需付出5%(約40萬元)訂金(之後分五期再付5%),便可立刻把該單位放租。若按他所說每月收租2萬元、回報率3厘,兩年間便收取相當於樓價6%的租金;屆時即使撻訂,實際損失有限。相反,假設這兩年樓市向好,該單位升值一兩成,陳永傑隨即把持貨公司「摸出」,那便「有得賺」。再計及上文所述的宣傳效益,陳永傑這次入市堪稱「冇得輸」兼且「本小利大」;出招如此老練,不愧為中原「賣樓一哥」。

當然,即使撇除「陳一哥」特殊身份,這次買樓案例也很有參考價值,反映在「撤辣」之後,不論買家入市或發展商促銷,都有很多「新玩法」。舉例說,一個投資客大可仿效陳永傑,以公司名義購入「長成交期」新盤單位,相當於買入一個「看好期權」,進可攻退可守(若像城軒般屬「先住後付」現樓更佳)。另一方面,發展商若要去貨,自應顧及這類投資客心態,為他們度身訂造付款安排。

超筍付款安排 發展商心未穩

但反過來看,城軒已較當初開售時「劈價」兩成,甚至比同區半新盤二手樓價有折讓,再加上「撤辣」效應,裕泰興仍提供「超筍」付款安排促銷,某程度上反映發展商對後市信心未穩固,尤其一手貨尾單位達2.3萬伙,現階段依然是「量先於價」、「散貨」為上。今年稍後料有多個矚目大盤推售,包括長實(01113)黃竹坑項目、會德豐日出康城12期、信置(00083)日出康城13期、新地(00016)啟德項目及西貢十四鄉項目等,市場關注會否再有「深水炸彈」震撼開價。

無論如何,「撤辣」後至少在成交量方面,樓市短期內可望轉趨熱鬧。但樓價長遠走勢始終繫於基本面,包括本港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局勢能否改善,以及當局「搶人才」、「搶企業」等政策是否有效,這就有賴港府高官繼續「做齣好戲」。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