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4-05-08 05:00

梁振輝

淡市下的投資機會

放大圖片

踏入5月份,投資市場亦進入季節性淡季,「五窮六絕七翻身」之說或許成為不少投資者入市的困擾,很多投資者或許都有疑問:在現時的淡市下有哪種投資短期內的風險與回報較為理想?這個問題在2013年前的答案一直是債務,因為美國國債在股市疲弱之際,為資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出路,不少投資者更是財息兼收,即賺了債息的回報,而債券價格亦走高。然而此情況在2013年有改變,隨著市場焦點轉移至聯儲局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美國國債的孳息率由低位大幅攀升,導致債券投資者錄得損失。

筆者一直認為今年股市表現仍然會理想,但在進入「Sell in May」之際,如果股市短期內有所調整,最有可能的催化因素將會是美國利率預期上升,這將直接侵蝕美元債券的回報。同時,成熟市場高收益債務具有明顯類似股票的特徵。因此,若短期股市表現疲軟,亦有可能會暫時拖累高收益債表現,尤其是在債券孳息率走高的情況下。

人民幣債券作為避風港

故若短期內股票或許不是十分吸引,則回到文首的問題:在現時的淡市下有哪種投資短期內的風險與回報較為理想?筆者認為可考慮境內與離岸人民幣債券,作為淡市下投資者的一個避風港。

回顧去年5月及6月聯儲局突然宣布,考慮縮減購債規模引發市場震動,但當時人民幣債務的表現仍然不俗。與此同時,隨著近期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有回穩跡象,預期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不太可能大幅度延續。再者,人民幣債務亦提供不俗的票息回報,特別是境內債券,但也包括離岸人民幣債券。筆者因而相信若投資者希望在股市的傳統季節性淡季尋求投資機會,人民幣債務將是一個不俗的選擇,無論是短期又或作為長期配置均合適。

中國經濟增長下行風險有限

或許投資者仍然擔心中國經濟,但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微幅上揚,指數剛好在50的盛衰分界線之上。分析師對於2014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亦已經從一年前的8%下跌至目前約7.3%。近期疲軟的經濟數據意味著不排除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調的風險。然而,我們認為未來經濟增長下行風險似乎相對有限,特別是考慮到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5%。

中國經濟未來料亦有不少挑戰,但預期對股市的影響將大於債市,而人民幣匯價經過4個月的調整後亦漸漸找到支持,故即使實際上提供的回報或許未算吸引,但計及風險的回報仍然可取,特別是我們仍在一個季節性的淡季之中,若投資者不希望短線在股市活動,或許可將部分資金投向人民幣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