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4-01-02 00:00

新聞點評 高天佑

「海陸空」趕客的啟示

放大圖片

自新冠疫情平復後,世界各地均千方百計爭取旅客重臨,香港縱使遲起步,也不例外。然而,最近半年不少訪港旅客都有不愉快經驗。先是去年8月份啟德郵輪碼頭大混亂,到近日國泰(00293)因為「機師流感」取消大批航班,同時由於跨境巴士不足及電腦「超負荷」,大批內地旅客於跨年除夕晚上滯留街頭,似乎香港海、陸、空都出現「趕客」情況。除因旅業「重啟」需時適應,這可能亦關乎經濟前景不明朗,企業迴避長遠投資(例如增聘機師、升級系統),恐會陷入惡性循環,當局須認真一點,想辦法提升商界信心。

國泰鬧機師荒 跨境巴「甩轆」

聖誕節剛過,又到新年,際此旅遊旺季,大量市民外遊,同時也有很多旅客訪港。可是作為本港最大航企的國泰,卻在這個黃金檔期臨時取消了近百航班,涵蓋東京、首爾、悉尼、曼谷、北京、上海等熱門航線,導致許多旅客大失預算。據國泰解釋,近期流感盛行,告病假的機師比預期多,人手不敷應用。

誠然,近日流感爆發乃客觀事實,相信沒有旅客希望機師「捱着感冒」駕駛飛機。但在數以十計航企當中,何以唯獨國泰需要大動作取消航班?據估計,由於過去幾年疫潮期間,該公司曾經裁員超過8000人,包括接近1000名機師;在疫情平復、旅業重啟後,國泰重新招聘及訓練機師需時,人手「掹掹緊」,適逢旅遊旺季撞正流感高峰期,卒之搞到「踢晒腳」。

航空旅客「冇機坐」,陸路乘客也未必順順利利。在12月31日跨年晚上,大批內地旅客看完維港煙花滙演,擬坐跨境巴士踏上歸途,可是到了站頭才發現無法購票及登車。結果從太子、旺角到灣仔、銅鑼灣,都有數以百計旅客在深宵滯留街頭,一度引起鼓噪,警員到場維持秩序。有旅客直言今次經驗極不愉快,表示以後不會再來香港。據巴士營運商解釋,當晚同一時間有太多人登入購票系統,導致電腦超負荷,被迫臨時改用人手處理,造成延誤。

除了上述兩件事,不少人都記得去年8月份,啟德郵輪碼頭亦出現混亂,明知有船到卻接駁交通不足,旅客上岸後苦候數小時才得以離開碼頭去逛遊觀光,令很多人對香港產生惡劣的第一印象。換句話說,最近半年內,香港在海、陸、空三方面都出現「趕客」情況,這難免對特區政府致力重振旅業的措施構成負面效果。

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到,本港旅業自2019年起停滯,事隔3年幾復活,各界重整旗鼓適應需時,或屬情有可原。去年第三季訪港旅客達1044萬人次,已恢復至2018年同期約七成水平。特首李家超早前估計,2024年訪客量有機會全面復甦。

但另一方面,旅客訪港為了尋開心,本港既然打開門做生意,「我們未準備好」或「不夠人手」難以作為待客不周的藉口,特別是隨着局勢變化,香港的國際形象已受動搖,難得能吸引旅客來港,竟因為種種失誤令他們產生不愉快體驗,旅業相關管理層實在難辭其咎。

部分商界人士估計,這可能也關乎目前經濟形勢不明朗,各企業主事人看不透前景,從股東利益角度出發,不傾向作出重大及無把握的長遠投資。舉例說,航企難以確定未來兩三年客量需求,兼且之前元氣大傷,故不敢一下子重新招聘大量機師,寧可視情況按部就班;鑑於人手不充裕,遇到旺季再加上流感之類突發事件,難免「十個煲七個蓋」左支右絀。同樣道理,跨境巴士公司或因類似理由,推遲投資於升級電腦系統,結果無法應付短期內使用量增加,造成超負荷「Down機」。

企業迴避投資 只會惡性循環

事實上,除了旅業,目前香港很多業界皆瀰漫「見步行步」、「摸石頭過河」、「搵快錢」等心態。畢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本港近年形勢劇變,恐怕沒幾多人有信心預判數年後經濟怎麼玩法。基於高度不確定性,企業管理層本能地傾向「睇定啲先」,盡量精簡架構、嚴控開支,避免擴充人手,現有系統能用就用,慳得就慳。

但對香港來說,企業迴避投資不但會拖累經濟增長動力,此趨勢若持續下去,更可能導致整個經濟體系「日久失修」,造成產能收縮、設施老舊,屆時就算「有客」,也難以充分招待,無法讓其稱心滿意(遑論能有驚喜體驗),最後恐陷入惡性循環。

為扭轉局面,港府實在有需要為商界指明方向,例如想辦法派定心丸、描畫未來增長藍圖,讓本地及國際企業對這城市的前景滿懷信心、敢於作出投資,方能確保香港的國際大都會地位不變形、不走樣。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