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12-21 00:00

短訊實名#號置前 電訊商先行

放大圖片

為打擊電話詐騙,政府繼實施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指引電訊商攔截可疑境外來電及識別境內詐騙電話之後,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宣布「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將於下周四(28日)起率先於電訊業推行,涵蓋23間主要電訊服務營辦商,以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身份,提防短訊詐騙。根據登記制,已獲認證的發送人在傳送短訊予本地流動服務用戶時,其發送人名稱會使用「#」號開頭。

下周四生效 銀行來季實施

通訊辦助理總監(規管)湛兆仁指出,由於營辦商需要時間調整發送平台,實施初期已登記的營辦商仍可能發出名稱未使用「#」號開頭的短訊,估計過渡期4個月,即明年4月28日起已登記電訊商所發出的短訊,其發送人名稱都必須以「#」號開頭。由於考慮到一次過要全港各行業參與登記制較為困難,當局會逐步推廣,而電訊商系統已準備就緒,所以先行推出,讓市民對發送人名稱有「#」號開頭的短訊增添信心。

湛兆仁期望,稍後能在電訊商以外的其他界別實施登記制;另視乎工作進度,預計銀行業將於明年首季參與。原本目標是銀行業在今年內落實登記制,但銀行公會及金管局在溝通期間表示需要更多時間測試系統,故改為目標下季推出。他預計往後參與登記制的行業,未必需要過渡期,惟實際仍要取決於個別行業的工作情況。

市民毋須設定 自動攔截假冒

流動電訊服務用戶毋須事先申請或安裝流動應用程式,又或在手機上做任何設定。登記制屬白名單制度,市民可自下周四起透過通訊辦網站查閱首批參與登記制的電訊商名單;如有冒認者試圖以「#」號開頭的名稱發送短訊,系統查核其並非已認證的發送人後將作出攔截,市民不會收到該短訊。不過,系統不會攔截沒有以「#」號開頭名稱發送的短訊。

湛兆仁又謂,制度是協助市民辨認已登記的發送人,當收到陌生人傳送的短訊時,「任何時間都要提高警覺」,絕不要向身份未經核實的發送人披露個人資料、銀行賬戶及信用卡資料,甚至向其轉賬金錢或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以免蒙受損失。

登記制不適用於接收者以發送人號碼直接回覆的短訊,例如當用戶數據用完後,電訊商會以短訊詢問是否購買額外數據,要求用戶回覆數字代碼確認,屆時發送人不會以「#」號開頭的名稱發出短訊。

湛兆仁解釋,基於技術限制,不少手提電話只能向數字號碼發送回覆,未必可處理「#」號開頭的回覆;騙徒主要是誘使市民點擊可疑網站連結,回覆數字代碼不涉及金錢。

問及白名單中的23間電訊營辦商是否已涵蓋本港全數電訊公司,湛兆仁指出,全港其實有超過100間電訊商,但細公司的市佔率極低,白名單已包括本港所有主要電訊商。

至於登記制度涉及的成本費用,湛兆仁說,電訊商要自行負責有關投資,通訊辦不會提供補貼;通訊辦主要是在技術層面與電訊商溝通推進工作。

WhatsApp等不受當局規管

對於WhatsApp及WeChat等通訊應用程式有否方法防止詐騙,湛兆仁坦言,這類程式不受通訊辦規管,並非其工作範圍;至於冒認政府部門等的詐騙來電,已指引電訊商自4月起攔截以「+852」為開首的可疑境外來電,而電訊商亦有提供電話過濾服務,市民也可安裝市面上的防滋擾電話應用程式。

就打擊詐騙電話的各項措施,通訊辦資料顯示,截至上月底,電訊商已按警方紀錄封鎖逾2300個電話號碼及6300個詐騙網站;電話卡實名制方面,有約69萬張電話儲值卡因客戶未能提供合乎登記要求的資料而被拒登記,並取消約113萬張登記紀錄不合規的電話儲值卡登記;攔截以「+852」為開首的可疑境外來電逾190萬個;被暫停服務的懷疑詐騙境內電話號碼約49萬個。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