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11-27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經濟學之父談同情心

放大圖片
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在1759年發表《道德情操論》,在1776年發表《國富論》。 到1850至1890年代,不少德國學者質疑史密自我矛盾——他在《道德情操論》提出,人類有同情心,有利他行為,社會才和諧。在《國富論》,史密卻聲稱:人人都有自私之心,追求自利,經市場「看不見的手」調協,加上自由貿易,能促進經濟繁榮,人類才有美好生活。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稱之為「亞當史密難題」(Das Adam Smith Problem)。 擁護史密的學者反駁,自私和同情心並無矛盾。在《道德情操論》中,史密指出:人類是動物,首要目標乃生存和繁殖後代。「飢餓、口渴、尋求異性的情慾、愛情的快樂和恐懼 ...

(節錄)全文共17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