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4-04-08 05:00

易亞投資

以ETF捕捉資金走勢

放大圖片

美國聯儲局雖然可能會提前加息, 但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佳,增強市場對美國復蘇的信心,加上市場憧憬內地即將推出刺激經濟措施,近日市場氣氛明顯好轉,資金流向高風險資產。

另一邊廂,流入股市的資金亦同時被「洗牌」,較早前熱炒的新興經濟股如生物科技股及科網類相關股份被投資者減持,資金轉向流入傳統股份如傳統金融股,而估值較低的新興市場如印度亦錄得資金流入。本地投資者熱愛於本地「金魚缸」炒個股,波幅大,適合短炒;但若想藉以捕捉近期資金持續於不同國家、板塊流轉的升勢,具指數投資概念的ETF比個股可能來得較有效率。

追蹤概念-股票VS指數

ETF追蹤相關基準指數,以股票ETF做例子,指數可涵蓋地區、國家、行業等不同範疇。指數由一籃子經篩選的股票組成,由指數公司進行篩選及加權,致令該指數能有效追蹤其目標範疇。由於指數相對分散,波幅通常比個別股票低,而且個股含有個別企業因素,個別企業的管理、盈利以至股價有所影響,因此未必能有效代表該國家或行業的發展。本地投資者常有概念以個股代替個別板塊或國家的概念,如行業的龍頭股或地區影子股等,單一企業的個別因素改變可能令其未必能有效追蹤相關概念,因此若看好某國家或行業時,以一籃子具有相關概念的股票來代替,因此對一般投資者而言,選擇相關指數比挑選一籃子股票較簡便。

投資工具-ETF VS 基金

近年香港的ETF數目日漸增加,令投資者在ETF及基金之間的選擇來得有點困難。近日新興股市回穩,曾經是本地投資者熱門投資的印度、印尼等近期一洗頹風,從低位反彈三、四成,吸引不少投資者注視。以往ETF在港選擇不多,加上於本地上市的相關概念股不多,基金自然為投資者用作投資外地市場較便捷的選擇。除交易渠道及收費外,ETF與基金最大的分別在投資主題的主動性及被動性,ETF目標為提供相關指數的相關投資回報(在扣除管理費或相關費用前),而基金則透過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來達至投資目標,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亦將其對市場的投資經驗帶給一般的投資者,但當然並不能保證其基金一定能「跑贏大市」,加上近年市場資訊及透明度提高市場效率,基金要「跑贏大市」可能亦變得比以往困難。在ETF的選擇增加下,投資者可衡量基金或ETF較符合投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