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4-04-02 05:00

譚家駿

城鎮化-推動消費轉型的關鍵

中國兩會在3月中落幕,改革繼續是今次大會的主軸核心,而如何落實城鎮化推展仍是焦點所在,故此,政府在工件報告中就提出,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方針。事實上,城鎮化實踐與中國經濟轉型至消費主導政策息息相關,當中亦衍生出很多投資機遇與挑戰。

投資與消費非二元問題

中國經濟要由投資主導轉為消費主導已為市場共識。可是目前不少人將投資與消費視為兩種獨特形式的開支,任何一方增加另一方就不能上升,因此,有意見認為,在沒有可持續家庭消費能力改善下,靠人為催谷投資支持的經濟活動是不可持久,而當投資增長放慢,消費亦難以取代。

不過,真實的情況是,如果投資水平高,轉型至消費佔經濟比重更大的過程會來得相對容易。這亦引申出相當核心的一點,就是投資會創造消費。此外,實際上,促成轉型的策略亦應是以投資為重要基礎,例如,從供應層面着手及刺激中西部省份增長。至於城鎮化就是這個過程的明顯例子。

城鎮化改善人力質素

目前城鎮化被視為改革重要一環,其關鍵是能提高生活質素及生產力。城填人口較密集,所以提供醫療護理及教育等服務更具規模效益,成本自然較農村低。故此,假設農村人口可得到戶籍移居至城鎮,由於能找到更佳及更具生產力的工作,再加上生活成本下降,家庭實質收入會立即上升。

據澳洲國立大學研究顯示,撇除其他包括增長等因素,農村人口移居至城鎮後,每年可賺取額外約2%實質收入,而且增長可延續24年才見頂。另外,研究亦指,城鎮化可提升人口教育水平,特別是移民第二代的教育,所以城鎮化能顯著刺激工作人口質素。

造城不能創持續增長

不過,無可否認,當然單純的造城活動在建築期過後是不能創造可持續增長,所以政府必須在戶籍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配合。故此,事實上,現時最大規模的城鎮化投資及最高的增速仍是在大城市發生。經濟增長吸引更多人遷入,生產力得以提高,薪金也可增長,從而再吸引更多人,這個循環令大城市的增長變得可持續。

總括而言,城鎮化要成功需要戶籍制度改革,以讓遷入的農村人口可以取得醫療及教育等服務。此外,政府亦要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吸引人口加速流向城鎮。從台灣及南韓的經驗可見,當城鎮家庭數目達到某關鍵水平後,城鎮化及凝聚力的效益便會出現,並會加速城鎮化的進程。我們相信往後隨着中部省份城鎮化,國內市場會創造更多需求,以容許出口轉內銷,愈來愈多生產也會移離沿海城市。最後,投資與消費增長是相輔相成,透過投資城鎮化拉動消費,將可同時創造多種投資及消費相關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