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00:00
證監會推進代幣化證券有新發展,行政總裁梁鳳儀昨日出席金融科技周活動時表示,把基金或債券代幣化並不會改變這些產品的證券性質,依然在監管範圍內。證監會同日發出兩份通函,對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提供更清晰指引,在產品能滿足額外保障措施安排為前提,允許發行代幣化的公開發售投資產品,惟二級市場交易需要更謹慎考慮。
另一份通函則着墨於中介分銷代幣化投資產品,當中比2019年為有關「證券型代幣」聲明的取態有所放寬,代幣化證券不會直接被視為「複雜產品」,而是取決於底層資產。此外,不設「僅限專業投資者」的強制規定,意味若代幣化證券的底層資產合規定,零售投資者也可參與。
須滿足10項額外保障
梁鳳儀稱,證監會看到代幣化為金融市場帶來一些潛在好處,例如提高從發行到結算產品周期的效率,甚至可降低交易成本,有利推動普惠金融。不過,證監會在支持行業探索更多用例時,也察覺到使用這項新科技引致的風險,尤其在轉移、擁有權及紀錄保存上。
為避免代幣化帶來新風險,通函提出,在允許代幣化產品一級發行(即認購和贖回)的前提下,產品要滿足10項額外的保障措施。當中包括:產品提供者須對代幣化安排的管理、營運健全性及保存擁有權紀錄承擔最終責任,要取得第三方審核或核實;產品提供者應採取措施減低網絡安全風險,以及資料私隱、系統中斷等問題。
在資料披露方面,發售文件應明確列出代幣化安排、代幣的擁有權益,以及相關風險如網絡安全、系統中斷及監管環境等。證監會同時要求,要有至少有一名具備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員工,來運作及監督產品代幣化安排。
二級交易涉風險仍需考慮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推出新的代幣化投資產品,抑或把現有合資格產品代幣化,均要事先諮詢證監會,並獲得批准。
不過,代幣化證券產品暫未可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上作二級交易。證監會強調,二級交易需要更加謹慎和仔細考慮,以便保障投資者,包括交易基建是否準備好、市場能否有足夠參與者支持流動性,以及代幣化產品的公平定價等。證監會將繼續與市場參與者探討,制定適當措施,以應對相關風險。
關於分銷,證監會於2019年聲明中把證券型代幣一律視為「複雜產品」,目前則指代幣化證券基本上是「以代幣化作為包裝的傳統證券」,理應不會令相關證券的複雜性有變。2019年聲明的證券型代幣「僅限專業投資者」,現在則認為代幣化證券沒有需要施加此強制規定。若中介人有意進行涉及代幣化證券活動,應事先將業務計劃與證監會討論。
不再硬性歸類為複雜產品
BC科技集團(00863)旗下持牌資產平台OSL周三(1日)宣布,與資產管理公司嘉實國際達成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設計和開發基金代幣產品,並撰寫計劃書提交證監會,若獲批准,估計此基金代幣可提供予香港零售投資者。
OSL執行董事及法規事務主管刁家駿表示,通函總體符合預期,當中與產品發行者及中介機構現已遵守的一般義務一致,屬正面發展。
裕承科金聯席行政總裁劉富榮認同,證監會在確保客戶紀錄和內部控制,與操作便利性之間的平衡做得很好。他補充,二級交易對於證券型代幣的廣泛採用不可或缺,需要盡快向市場參與者開放,期望證監會進一步釐清證券型代幣的託管要求。
太極資本集團早於9月推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房地產基金證券型代幣,集團資本市場及財富管理業務董事總經理梁衞晉直言,貨幣市場基金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風險較低,料較易獲證監會批准,希望明年可研究推出面向散戶的代幣化基金。他又歡迎證監為中介機構提供更清晰指引,相信可令更多券商分銷證券型代幣。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