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環球時事 | 2023-10-31 14:15

Project-Syndicate Mateo Estrada

碳抵消市場沒兌現的承諾

放大圖片

不久前的紐約氣候周召集了企業領袖、決策者、科學家和其他各方力量,探討氣候解決方案並推動脫碳進展,凸顯出森林如何成為一門大生意。企業購買自然碳抵消額度,用以對沖自身排放的自願碳市場,在2021年還僅為20億美元,而截至2030年則可能高達100億至400億美元。有人甚至認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就是森林的保護和恢復。

但對於包括居住在哥倫比亞亞馬遜地區的我本人所屬部族在內的土著部落而言,碳貿易商的到來,標誌着一段令人憂慮的歷史的開啟:可疑的交易、土地掠奪和暴力驅逐原住民離開爭議地區。隨着世界規模頂尖的企業愈來愈依賴基於森林的碳補償來實現零淨排放,我們的群體經歷卻對一個註定要在拉美和非洲擴張市場的誠實性,提出了嚴重的質疑。

可以肯定,碳抵消(也稱碳信用)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企業可以利用市場機制,通過認可土著社區優秀的保護做法,並向他們支付防止森林砍伐的費用,來對沖自身排放二氧化碳的行為。上述機制還反映了森林作為天然碳滙的重要性,截至2030年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所需的減排貢獻,高達三分之一以上均來自於森林。

但由此浮出水面不受監管且不透明的市場,卻存在重大設計缺陷。伯克利碳交易計劃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世界領先的碳信用計劃Verra,竟然賦予項目開發者自由選擇方法,以最大限度提高其信用獲取量的權利。這導致抵消計劃的碳吸收額遠低於承諾——甚至趨近零。

即使真正體現碳減排的項目,也並非毫無爭議。位於秘魯亞馬遜地區的Alto Mayo項目,佔2012至2020年間迪士尼碳補償的40%,該項目成功阻止了一些森林砍伐,但也產生了暴力驅逐森林部族的惡意。

原本不俗的主意怎麼會如此出錯?主要原因還是監管不力。碳信貸交易商——往往也被稱為「碳牛仔」(carbon cowboys)——針對遍布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土著群體,甜言蜜語地說服他們簽署合約放棄森林碳權益。上述合約總具剝削性,從承諾100年不可撤銷,到約定授予經銷商一半的碳信用收益。

某些經銷商所採用的手段更加激進。當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從剛果農民手中奪取土地,用於重新造林計劃時,其對某些人所支付的對價為每公頃約1美元,而對其他人則為零;據報有男性開着卡車將女性農民從她們的土地上趕走。農民所簽署的文件,將任何付款均描述為「象徵性」,以「清理他們對土地的使用權」為目的。

碳抵消計劃往往在擁有複雜地權問題的司法轄區實施,於是,勤勉、準確和了解土著民眾的習慣地權成為必要。但在以速度為核心要素的「狂野西部」碳市場,人們在交易時幾乎不關心歷史、文化和權利。這導致像我這樣的土著社區被置於危險的境地。

與此同時,企業對森林碳信用的需求持續增長。由於面臨實現零淨排放的巨大壓力,企業購買碳補償比減少自身排放更容易,也更便利。而當這樣的貪婪需求與無序且監管鬆弛的市場發生碰撞,則無論產生怎麼樣的氣候影響,經紀人都願意並有能力借助任何必要手段創造碳信貸。

自願碳市場所普遍存在的漂綠現象,尤其令人惱火。儘管許多抵消計劃誇大其碳捕獲量,但《衞報》(Guardian)、德國《時代周刊》和非牟利調查新聞機構《原始資料》(SourceMaterial)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氣候並未從高達94%的Verra雨林碳抵消信用項目中獲益。

圭亞那史無前例的碳排放計劃,也面臨類似的審視。今年早些時候,取得圭亞那海岸石油勘探特許權的赫斯公司(Hess Corporation),向該國購買了價值7.5億美元的森林碳信用額度。但長達幾個世紀以來,土著民眾一直守護着這片森林,這片森林所面臨的砍伐威脅其實非常低。事實上,該計劃所允許的森林砍伐水平高於該國的歷史。活動人士指出,嚴重誇大的碳減排主張導致氣候破壞,在南美最新產油國尤其如此,而某些土著群體則表示,政府賣掉了本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土著民眾理應為保護森林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而得到公平合理的補償。相反,當前的制度卻迫使我們不得不面對劇烈波動的碳補償價格、以剝削為目的的經紀人,以及無視人權的市場。就連聯合國正在制定的碳市場監管框架,同樣並未合理考慮人權,該框架可能會為其他所有標準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

漸進式改革方法並不足以恢復自願碳市場的信譽。森林保護計劃資金必須受到嚴格監督,以可靠的科學為基礎,並且不受企業對輕鬆補償需求的影響。必須確保像我所屬的森林社區的長期財政安全,並賦予我們參與決策,而不是只能充當觀察員的權利。

基於自然的碳抵消計劃做對了一些事:我們必須將森林視為緩解全球變暖的工具,並向保護森林的民眾付費。但就目前來看,自願碳市場充斥着缺陷,導致森林保護計劃放大其氣候影響,並剝削了當地社區。現在是時候進行徹底的改革。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