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3-10-18 05:00

王然

【私銀觀】中國黃金周消費形勢存投資啟示

放大圖片

在中國,10月份的黃金周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尤其較年初略有起色。儘管如此,只有小額商品和服務類的消費增長較為明顯,暗示消費預算仍然緊張。在8天長假期間,出行次數達8.26億次,且國內旅遊消費總額達7530億元人民幣。經調整計算後,相當於每日消費額達940億元人民幣。這比2019年(連續實施疫情限制舉措前的最後一個可比較年份)的水平上升1.5%,與2022年相比上升幅度則更大(原因在於疫情造成的影響)【圖】。相對於早前一些較為樂觀的預測,這一結果略微令人失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中所表現出的韌性實際上相當顯著,同時凸顯出服務業在整體消費中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消費存在韌性

展望未來,隨着經濟周期性觸底反彈,消費且尤其是服務業,在未來幾個月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消費方面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於大額商品消費的預期趨勢。某些特定的大額商品(如白色家電、家具和家居裝飾等),歷來與住房市場周期性存在相關性。鑑於住房市場目前面臨去槓桿壓力,這些方面的消費很難有大的起色,而且實際上,由於許多住宅項目接近完工,未來幾個月恐將面臨更多下行風險。然而,其他商品如電子產品、汽車和珠寶,則看來較具韌性。今年到目前為止,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銷售額都增長了約7%,這一增速較為理想且可以持續。綜合以上情況,我們注意到消費的潛在韌性,或能支持經濟的穩定增長,但不預期會有明顯的加速。

下半年增長追落後

展望今年餘下時間,繼8月份出現一些初步的提振跡象後,未來的數據似乎呈現進一步企穩的趨勢。消費很可能會有所改善,而住房市場最初對寬鬆措施的正面反應已經基本消退,月內住房銷售和投資增長可能會進入收縮區間。採購經理指數顯示,製造業的通縮壓力略為緩解,但新訂單和勞動力需求仍然疲弱。假設經濟進一步企穩,且今年餘下時間監管部門不會對主要行業進行進一步監管施壓,那麼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收復第二季喪失了的部分增長動力。即使如此,我們估計可能仍然達不到5%的GDP增長目標,但差距會比夏季時所預期的縮小。

更具支持性財策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政策制定者在2024年是否會繼續採取一貫極其保守的做法,還是在經歷一整年的觀察後,加上考慮到去槓桿化也許需要數年,決定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政策立場。我們會密切注視這個範疇,因為更具支持性的財政政策立場,是抵消經濟不利因素(即住房市場通縮和出口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並在2024年實現更好增長的關鍵。

股票方面,我們繼續專注於該等已被超賣卻可能受惠於消費逐步復甦的企業。部分與出境旅遊相關的行業(包括澳門博彩及網上旅行社),在黃金周假期期間取得強勁增長,並在充滿宏觀不明朗因素下展現出韌性。隨着中國股票市場遭到廣泛拋售,上述股票的升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回調,但可能會錄得優於市場的業績。與此同時,在互聯網和運動服裝行業中遭受重創的藍籌股,也是提供投資機會的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