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00:00
社評 社評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改組一事弄得沸沸揚揚,其實早就醞釀,至今已琢磨逾二十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曾於二〇〇二年發表《宋達能報告》,中大校董會亦於二〇〇九年和二〇一六年成立專責小組,提出改組方案,但都沒有付諸實行。近日,三名身兼中大校董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劉國勳和鄧家彪以私人草案方式,向立法會提交《二〇二三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卻再次引發爭議,千多名中大校友登報聯署反對草案。
根據三位議員校董所提出的方案,重點包括校董會降低校內成員人數,增加特首委任成員人數,總體人數由現時五十五人削減至三十四人,校內及校外人士的比例由原本約一比一,改為約一比二,目的是藉着校外校董的人數優勢,提高校董會的管理能力,以免校內校董「自把自為」。此外,校長及常務副校長須經校董會四分之三成員支持方可聘任,而校董會主席和副主席均由身兼中大校監的行政長官委任。
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及前任特首梁振英就現任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涉被架空再向中大發炮。梁振英在社交平台引述報道指出,查逸超未獲知會下,被副校長(行政)及秘書長吳樹培繞過制定議程。去年十月,中大更換校徽曾經掀起劣評如潮,然後匆匆撤回,查逸超表示,校方事前拒絕讓校董會討論更改校徽事宜。他又說,儘管多次查問,但無法獲得與校長薪金和獎金相關的資料。對於校長段崇智今次「因事缺席」立法會條例委員會會議,梁振英批評他是「何等跋扈」,建議立法會動用「權力與特權條例」傳召和調查段崇智如何架空校董會主席。
段崇智去年四月突然獲提前續約,據了解就是促使三名議員提出改組中大校董會的催化劑。續任校長公布當天,段崇智距離任期約滿還有十八個月之久,而且沒有經過全球招聘程序,劉國勳認為太倉卒,反映中大管治出現問題,有必要加強公眾監察。
簡單來說,三個議員、查逸超和梁振英等人贊成透過修訂條例草案改組中大校董會。問題卻是,不少人站在對立面,按照中大校董、中大新亞書院校董會主席梁英偉的講法:「校長段崇智、副校長吳樹培和校董香樹輝等是另一夥,其他校董會內的教職員主要跟隨校長意見。」在登報反對草案的聯署名單內,甚至出現惹起遐想的校友,特首政策組副組長關家明參與聯署,令人產生政府立場怎樣定位的猜測,關家明後來「為免不必要的疑慮」而決定撤回簽名。然而,聯署者尚有不少知名人士,例如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副局長梁敬國和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等等,直接相關的「中大人」則有現任中大副校長吳樹培、協理副校長陳新安及前任中大副校長、前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
在如今「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中大校董會理論上都是「自己人」,為什麼仍然會有此番糾紛?相信部分原因是各人對於《基本法》保障「院校自主」的理解不同。梁振英指出,《基本法》列明特區政府可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條文反映相關主體職權和責任在特區政府,「即使特區政府出面修改,甚至撤換中大校董會主席,都不能說違反『《基本法》保障院校自主原則』。」他批評部分校董把「院校自主」曲解成為「完全自主」,是獨立於政府和獨立於特首的「自主」,無視大學校監就是特首、校董會主席由特首委任產生這個事實。何況,中大受立法會制定的《中文大學條例》規管,根本不是大學校董會可以自行決定。
這次改組中大校董會,不妨看作政府強化「教育管治權」的其中一着。張宇人早前表示,曾與中大校監、特首李家超討論有關修例,而李家超也認為中大校董會改組進度「拖得太耐」。張宇人引述特首稱,任內需要處理多項法案,包括《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難以優先處理中大條例,於是由他聯同兩名校董議員以私人草案方式加快處理。既然得到特首背書,改組中大校董會看來不難成事,只是由此引起的連番爭議,相信仍會繼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