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 | 2023-07-12 08:30
何周禮
過足戲癮(上集)提及到在國內自貿區大灣區及在「一帶一路」的項目,在整個設計及創作過程都是非常暢順,甚至設計團隊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當地的領導、業主、協作團隊,以及建築施工團隊上下一心,極度重視原創設計及創意設計的重要性。在那健康創新創意的環境中,創作者則非常得心應手,盡情地將創意「去到盡」,可以將實際的阻力如建造成本或當地的建築物條例拋諸腦後,實行「玩鋪盡」!箇中的原因可能是國內的領導一向期待香港的設計師充滿創意的力量,若不善用是一種浪費,因此香港的創意建築設計師是被極度重視。
相比起香港許多的從業員,尤其是把關設計過程的中層項目人員,可能在極大的架構壓力中,未必能夠做到國內的領導管理層的瀟灑,總是對於創新及創意一般都誤判作為洪水猛獸,「不求創新,但求無過」就成為安守本份的生存之道,許多情況下都不積極向上層或上級管理人員推薦創意設計,總是留有半手覺得創意設計只會阻礙企業文化,保守穩中求勝才是精明,創意或許容易令上層的管理層感到厭惡,甚至把創意設計視為一種奢侈、極無需要的浪費品。
基於這種錯誤的觀念,只有遇上真正的伯樂或真正對創意設計有需求的客戶,或懂得善用創意設計去招攬話題熱話、達至商業收獲結果等才能讓設計師有機會去到盡。猶如香港電影最興旺的年代,上世紀八十及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總覺得藝術電影就沒有票房,粗俗平庸的商業電影就會大收,拍藝術電影的只是純粹為了奪取獎項及出席國際電影節,而完全放棄票房收入。因此個別客戶及業主誤判創意會帶來建造成本的危機及帶來收益風險,往往忽略其前瞻性及價值。
這種現象在香港近年的狀況變得嚴重,但筆者必須澄清香港仍然有一些有心有力具前瞻性的客戶懂得善用設計和創意於建築物身上,但是許多都是留於公共建築、藝術館建築或少量的學院派建築等,市場上整體對創意設計的要求往往不如國內的國家級、自貿區的一些特區項目。
最令人感到詫異的,就是設計過程中國內的管理層及國內的執權者都是極度渴望香港的設計團隊能夠提供世界級的創意設計,毫無保留地將這些設計創意完整地將它興建起來,但是香港要談到要有創意,往往就會尋找國外的建築師團隊,標籤化香港設計團隊並不能提供創新的魅力,因此筆者在不談政治下,極度推薦年青的設計者跑到大灣區建立自己的設計品牌,必定能「去到盡」!
再加上近年香港推崇的組裝合成法,鑑於組裝合成法本質是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及質量,在建造期上更有效率,因此造成品質千篇一律「Standardization」;加上本質上由工程師的主導,建築師想從中推動一些創意設計的機會微如其微,又鑑於組裝合成法是在香港境外組裝,百分百以實用為主,不沾上任何創意及設計色彩,因此許多說法就是「組裝合成法根本不需要建築師,只要工程師就可以把它蓋起來」。而組裝合成法的確是工程師的強項及實質工作,因此造成除了公共房屋外,大部分的大學及公共設施項目都追捧的建造方法,從而令到香港的未來建築又重覆上世紀戰後六十、七十年代,談不上任何創意及設計,只談實用及效率。
筆者在上下兩集的感慨只是道出國內推崇的「創意」及香港推崇的「穩陣」,似乎是目前從事建築設計的兩難,這未必是一個困局,但是要打破這個兩難的局面,可能要到大灣區或國內一些重點城市從事創意設計是一條康莊大出路。
何周禮
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