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06-10 00:00

國學與生活 伍懷璞

夏避五臟火

放大圖片
自春夏之交始,隨着氣溫不斷上升,「上火」病例愈來愈多。常見的上火類型有肝火、心火、肺火、腎火、胃火,此五種「火」,各有特性及對症之法。 日常生活中,由於氣候、溫度、飲食、作息、體質等原因,致人體新陳代謝失衡、生理機能失調,就會出現「上火」的情況。人們常說的上火,包括便秘、口腔潰瘍、口氣、牙痛、咽痛、長痘、小便黃等,大多為臟腑內傷化熱所致。根據中醫藏象學說,上火的臟腑有五個,分別為肝、心、胃、肺、腎,稱為「五臟之火」。 如何辨火 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在中醫理論中,「火」即為熱證,陰陽失調、陽氣亢盛或陰虛陽亢所致,表現為熱象的證候,其引發原因分外感熱邪,或內在陽氣過盛,或內熱兼外感熱邪致病。 ...

(節錄)全文共20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