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3-05-26 05:00

胡一帆

【私銀觀】美息見頂助亞洲經濟現轉折

放大圖片

繼5月份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5厘後,市場認為目前美國聯儲局的緊縮周期已接近尾聲。我們一直將此視為亞洲宏觀經濟形勢和資產表現的重要轉捩點。歷史資料也顯示,這通常會帶來正面影響:在聯儲局最後一次加息後的6至12個月中,亞洲股市往往能實現上漲,在最近5輪加息周期中,有4次都是如此。

亞洲這輪放緩料年中見底

但風險依然存在,投資者須保持警惕。美國的核心通脹指標僅是緩步走低,未來聯儲局減息的時點仍存在不確定性。儘管我們預計,美國債務上限僵局將得到解決,但兩黨博弈的最終期限臨近,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性加劇,並在經濟放緩之際進一步擠壓流動性。我們的基準情景依然是,美國經濟下半年將溫和衰退。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亞洲各市場放緩的腳步快慢不一。韓國和台灣地區等北亞出口導向型市場,急劇放緩至製造業周期低點,而印度和東盟(新加坡除外)的下滑則較為緩和,因其科技行業權重較低,且與大宗商品關聯度較高。好消息是,這輪商業活動應會在年中見底,再加上通脹回落且外部平衡改善,我們認為這將支持亞洲(中國除外)下半年GDP增長,從上半年的不到4%反彈至5%至5.5%,高於市場普遍預期。

區內多地央行料開始減息

我們認為可能性最高的情景是:聯儲局減息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且亞洲通脹率(目前略低於4%)到年底再下滑100個基點。在此情景下,韓國和台灣地區可能從第三季開始減息,政策利率將分別下調最少50個基點和12.5個基點。印度、印尼和菲律賓也有望在年底前減息50個基點。在聯儲局被迫在年底前減息100個基點的情景下(可能性較低),如果只考慮通脹預期,我們預計亞洲大部分地區將進一步減息50個基點。

目前為止的利率環境仍不利於消費,尤其是在較為發達的亞洲經濟體,其消費支出仍有進一步追趕空間。新興亞洲市場的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也需要更具支援性的利率環境,才能重回長期趨勢。作為疫情前全球最大的出境遊群體,中國大陸遊客的回歸,應帶來較大助力,尤其是對泰國和香港地區而言。中國出境遊在3至4月加速回升,赴泰國旅行的中國遊客人數升至2019年水平的36%。隨着航班運力進一步提升,出境旅遊的勢頭將繼續增強。

亞洲出口復甦或續受限

製造業方面,科技板塊普遍走軟,使工業生產增長徘徊在近期的低點,尤其是在北亞。但隨着庫存逐漸消化,且生產者價格指數回升,我們認為科技行業將在下半年開啟新一輪上行周期,這應有助於工業生產在第四季反彈。不過,考慮到中國經濟復甦的情況、全球經濟周期放緩,以及定價能力較弱,亞洲出口復甦勢頭可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