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環球時事 | 2023-05-31 14:00

Project-Syndicate 懷特(Olivia White)、克里希南(Mekala Krishnan)

全球化更環保

放大圖片

關於如何實現氣候目標——尤其是向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轉型——的爭論,讓很多人猜測,世界將去全球化。一些人認為,由於貿易流動從生產和運輸中產生溫室氣體,因此,根據定義,可持續經濟必須不那麼全球化。

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研究顯示,情況恰好相反。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材料、創新和資本分布不均,因此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共享。如果沒有商品、服務、融資和無形資產的跨境流動,限制全球變暖將難於上青天。世界貿易組織在其最新年度報告中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報告概述了貿易如何在協助各國減少排放和建立氣候適應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沒有一個經濟體是自給自足的。我們的研究發現,世界上各主要地區需要進口最少一種重要類型的資源或製成品超過25%(按增值計算)。在國家層面,對於實現淨零轉型所需的投入,這個數字可能還要高得多。此外,產品源於少數地方的情況,在每個地區和行業都存在。例如,今天全球超過75%的鋰(電動車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供應來自澳洲和智利。

使產生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的行業(包括電力、運輸和重工業)脫碳需要投資低排放技術,支持基礎設施。這些資產的建設和營運將反過來取決於3項重要的投入:新礦產資源、新燃料和規模化複雜製造。互連供應鏈的國際網絡對於生產所有這些至關重要。

以礦物為例,包括銅、鋰和稀土。鑑於它們對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和全面電氣化生產的重要性,所有這些對實現淨零排放都至關重要。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供應將需要迅速擴大——在某些情況下多達8倍(儘管使用回收材料,或減少或完全取代對某些礦物質的需求的創新,可能會改變需要多少新的供應的確切數字)。

在全新供應的情況下,採購其中許多礦物將需要全球流動,因為提取和精煉在地理上是分散的。世界上約70%的鈷在剛果開採,近三分之一的鎳在印尼開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探明儲量所在地。中國加工許多最關鍵的礦物,包括鋰、鈷和石墨,但也依賴其他國家的關鍵步驟或技術。例如,日本和韓國專長塗覆球形純化石墨。

至於淨零轉型所需的新燃料, 氫及其衍生物提供了許多潛在的用途,特別是長途貨運和煉鋼。在這方面,供需來源之間的地理不匹配也意味全球貿易可能至關重要。國際能源署估計,如果目前正在開發的項目按計劃完成,到2030年,每年可出口約1200萬噸低排放氫氣。

最後,部署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車等製成品也依賴全球供應鏈。各國更廣泛地參與貿易流動可以鼓勵創新,提高效率,有助降低這些技術的成本。

全球化的必要性不僅在於貨物流動。確保可持續的未來需要大量投資,發展中國家在淨零轉型上的花費,可能需要佔GDP更高的比重。氣候解決方案投資的財政空間有限,許多發展中經濟體需要增加獲取跨境資金流動的渠道。

創新在開發和應用新型氣候技術方面同樣重要,而這也取決於跨境流動,不論是無形資產如知識產權和數據,抑或是高技能工人;兩者都可以促進發明,降低成本,增加獲取機會。這些與知識和專門技能相聯繫的流動,已經取代製成品貿易,成為全球一體化的驅動力。

所有這些類型的流都是聯動的。如果各經濟體實施供應鏈當地語系化或多樣化的戰略——無論是減少與貿易相關的排放還是建立韌性——對資本和無形資產的需求都將更大。例如,在國內建造一家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工廠,可能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即使在高度連通的世界中,實現可靠、安全且可負擔的淨零轉型,也需要大幅擴大跨境流動。必須開發新的生產來源,建立新的供應商關係,追求新的全球一體化形式。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使這項任務更加複雜和艱巨。但替代選項——放棄全球化——只會使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加嚴重。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3.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