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4-01-23 05:00

陸庭龍

內地資金緊絀下的理財產品

內地資金緊絀是近期的熱門話題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在周初出手穩定市場,包括通過常備借貸便利操作(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向大型商業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其二是從本月20日起,人民銀行在江蘇、山東、廣東、河南、深圳等當地支行,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最後是預告將進行總額達2550億元人民幣的逆回購操作。

消息公布後,內地的利率出現了回落的跡象,其中7日期回購的利率由6%下調至5.4%,但整體市場的緊張氣氛持續,上證綜合指數亦僅僅返回2000點以上,成交額和動力未見明顯改善,在春節假期前後,筆者相信這個情況成為了常態,因為一些市場的突發事情打亂了投資者的部署。理財產品的違約風險是最貼身的危機。

相信不少人都有將人民幣匯返內地的銀行戶口,以收取較高的利率回報,也曾經被銷售或留意到一些內地所謂「保本」和「高回報」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皆以「信託」的名義來發行的,「信託」這個名詞給人一種信心,像是甚有保障似的。大家不要誤會了,內地以「信託」公司名義發行的理財產品,跟我們在香港和海外所理解的有分別,內地的信託公司實際上是投資管理的同名詞,並不表示託管的意思,因此在信託戶口內的資產是投資者透過銀行或其它中介金融機構,把資金投放在某一固定項目的資本,如果這個項目虧損或盈利前景不理想,資本是有所損失或化為烏有的。

有一些理財產品宣稱是保本的,這可要看看條文是怎樣寫的。過去也發生一些事例,如某內地銀行透過上海市某支行出售了3億元人民幣的理財產品,最終貸款人沒有能力償還,宣告違約。投資者鼓譟和媒體報道後,監管機構介入調停,最後負責銷售的銀行承擔了償付的責任。

市場上也有一些由銀行擔保的理財產品和債券,問題是投資者本身要懂得選擇,不要被高收益的數字所迷惑,風險全都不顧。現時一些內地企業發行的中期債券,便是由內地銀行在新加坡的分公司所擔保的,當然這些債券的收益不能跟那些高息理財產品相比,一般回報在4%。

內地資金緊絀的另一個現象是近期內地地產發展商一窩蜂地發債,息率介乎6%至11%不等,喜歡高收益的投資者可以留意。在任何情況下,回報跟風險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