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05-13 00:00

人言人語

留住港產名物 體現前人智慧

放大圖片
香港是石屎森林,孕育不少民間自發的「共生空間」,體現上一輩的智慧,然而正如歌手謝安琪《囍帖街》一句歌詞「築得起人應該接受都有日倒下」;隨着城市發展,很多「舊日的築跡」逃不過被淹沒在推土機前的命運;我是鍾智豪(生豪),讀建築出身,近年先後參與創辦3個建築空間記錄組織,觀察和畫圖記下樓梯底小舖、寮屋、巷仔檔、棚仔、新界聚落等「港產名物」,冀讓外界知道,建築空間的價值不限於設計與美學,還有文化和歷史意義。 我自小喜歡美術,中學時期不時流連琴行繪畫,其後考入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讀建築,漸生興趣,畢業後做過5年自由身工作者,主要參與一些設計繪圖及建築記錄項目,無論是這些以至後來讀都市規劃,其實 ...

(節錄)全文共119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