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保險 | 2023-04-22 05:00

李明正

【移民】從法國大罷工看海外退休部署

放大圖片

法國由今年1月中開始,全國至今經歷大大小小的「反退休金改革」罷工,主要是針對政府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推遲到64歲,變相需要多工作兩年才獲發放退休金。是次大罷工固然涉及落實政策的程序,但除了「強行闖關」之外,實質的經濟及人口結構問題更值得我們借鏡參考。

政府面對老齡化沉重負擔

人口老化、政府財政赤字,是全球大部分國家及地區都在面對的問題。以法國為例,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數據顯示,在2004年時,每一名退休人士,平均由兩個納稅人供養,到現時,根據去年法國退休金指導委員會的年度報告,退休與供養人數比例降至1:1.7。對於年青人而言,這意味需承擔更多支持上一代退休的責任,同時面對自己退休金將愈收愈少,愈收愈遲的「不公平」未來。

更多移民理財文章

除了法國,強如美國的經濟大國,退休金制度的存續同樣嚴峻。作為退休保障第一支柱的「老年、遺屬及障礙保險」(Old Age, Survivors, Disability Insurance或OASDI)公共年金方案,自1935成立,從2021年開始每年錄得經營虧損,按現時的人口、經濟及稅收預期推算,儲備只能維持到2032年。如果是以享受政府福利的角度考慮移民或移居,現實可能會令人失望,對於計劃在海外退休的人士,在財務部署上亦宜及早打算。

高稅制下東西理財觀差異

歐美國家大多稅收偏重,筆者認識很多移居外地的朋友,普遍都對當地人缺乏儲蓄的觀念感到非常意外。華人理財習慣相對保守,重視儲蓄,但西方人卻認為政府稅收已經繁重,稅後收入(Take home pay)應該盡量用在生活上,退休問題理應由政府解決。以英國為例,根據英倫銀行2023年的最新儲蓄報告,當地平均家庭儲蓄率低於10%,更有三成人戶口少於1000英鎊。

這種「退休靠政府」價值觀並沒有對錯,只是在對應經濟稅收結構下的產物,問題是長壽、低出生率、勞動力下降,令各地政府面臨不能兌現的承諾。移居到這些國家/地方後,或多或少理財觀都會受到影響,更甚是在當地受教育,「融入當地」的下一代,個人的退休規劃,除了不能依靠政府,也不要指望「養兒防老」,必要時更可能要兼顧子女,真正做到「養兒一百」。

有被動收入退休選擇更多

對於愈接近退休年齡的朋友,愈需要準備額外的被動收入來源。筆者在較早前的文章曾表示,單靠單一工資收入,在重稅國家是很難儲蓄,因為稅後加薪的幅度,往往追不上通脹。在建構被動收入的組合時,可以因應國家,不同投資工具的稅收差異,靈活調配資金,同時善用各項有稅務優惠的政策工具,這樣才算是真正「融入」當地生活,切忌一成不變,沿用在香港的固有理財方式。

除此之外,被動收入亦可以讓退休人士不受地域所限,以簽證或旅居方式選擇在其他地方退休,這都是單靠政府養老所不能做到的。現時有不少國家都有簽證針對退休人士,只需證明有穩定的被動收入(非工作收入,包括投資收益、退休金等)即可申請,而且成本不高,配合物價水平及滙率規劃,讓海外退休有更多選擇,更多可能性。

 

https://www.facebook.com/ginleei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