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04-04 00:00

後不變期 余家強

「近代」劇場

放大圖片
香港影視本來粗分成時裝劇和古裝劇,中間所謂民初劇,最大好處是唯穿長衫旗袍,方便演員不用黐頭套,古裝另開一支清裝劇,剃髮梳辮,器物道具倒沒啥差別,大致如此。近排,潮流卻興起一批以八十年代至千禧年代為背景的戲種,似時裝又非時裝,無以名之,姑且稱為「近代劇」吧。 先此聲明,這並非嚴格學術詞語——以中國歷史而言,近代史乃指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現代史乃指辛亥革命至1949,當代史乃指1949至2000。我說的近代,純粹字面意思。 典型首推譚耀文主演的《逃獄兄弟》系列,乍似今時今日,其實電影裏提及時維九七前夕,器物、服裝(囚犯和獄吏的制服)仔細看異於現在。有影評指出過,以目前高科技大數據「天眼」遍布,片中 ...

(節錄)全文共10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