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2023-03-20 05:00
周奐彤
環球經濟在加息環境下仍然強韌,促使各地央行維持鷹派立場。對政策利率的上升幅度,以及通脹降溫速度的預期,將會主導市場未來走向,而進取加息已經為美國銀行業帶來影響。
我們認為通脹壓力正在緩和,美國與其他成熟地區的通脹在今年內將會繼續降溫。目前市場對通脹回落看來已有共識,大家只是在爭議所需的時間多少,以及最終會降溫到什麼地步。各國央行似乎已下定決心,要實現2%的通脹目標,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過去一段時間,當美國通脹低迷之時,聯儲局會採用平均通脹目標,或忍耐通脹在一段時間內高於目標,以抵消長期低水平的通脹。通脹如今回升,並處於數十年高位,但是聯儲局對略高於其目標的通脹卻不見得有太大容忍。
通脹年內難降至2%目標
我們的假設是,央行能透過影響整體需求來控制通脹,長遠來看這很可能成真,但有些因素或會令結果偏離正軌。最近,這些因素與供應面有關,例如供應鏈中斷及勞動力供應。隨着供應面問題正在減退,我們預期美國通脹將在今年內降溫,但一些結構性因素或導致未來十年的通脹高於之前十年,當中包括全球化步伐放緩、ESG及氣候相關政策的變化,以及收入分配等。
不過,美國要在今年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似乎不太可能。我們認為,當地通脹在年中將會降至4%,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裏,以較緩慢的速度降至2%。聯儲局去年12月的最新經濟預測便顯示,到2025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將會降至近2%。
雖然2月份勞動數據顯示,美國新增31.1萬個非農就業職位,但是失業率上升及工資增幅進一步收窄,顯示勞動市場正在放緩。與此同時,市場對金融穩定存一定憂慮,或促使聯儲局在加息時有所顧慮。另外,隨着通脹走低,聯儲局對通脹的立場或將軟化,因為當局的關注重點已由通脹轉到經濟惡化,以及家庭可能要承受的經濟壓力。
經濟再惡化長債息或向下
換言之,投資者過去十年對低利率環境的看法或將改變,而政府債券收益率可能會較長時期處於上升趨勢。短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上揚,反映投資者可從中獲得息差,令投資者更能控制持倉風險。
另外,我們認為增長風險或限制10年期美國國庫券收益率的升幅,升破去年高位的機會不大。如果經濟前景進一步惡化,更可能會有較大的下跌空間。
此外,通脹壓力在2022年持續升溫時,股債之間的相關性轉為正數,影響投資組合的部署。隨着影響收益率走勢的因素,由通脹風險轉為增長前景,較長年期的債券及股票再次呈現反向關係,將有助發揮分散投資組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