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3-03-15 05:00

傅雲杰

亞洲經濟受惠中國復常 前景看俏

放大圖片

綜觀環球現況,供應衝擊減弱將會令通脹壓力持續放緩,但我們留意到氣候狀況持續帶來供應挑戰,加上供應鏈轉移以及由中國帶動的廣泛需求復甦,均使通脹繼續顯著高於疫情前水平。核心通脹現已逐步回落,但環球核心物價水平仍比2018至2019年趨勢為高。貨品行業方面,供應鏈受限制而推高商品價格的衝擊持續減弱,但服務業方面,相關供應衝擊較為根深柢固,而且緩和步伐較慢。因此,我們認為通脹可能會較難回落。

美通脹居高不下經濟不明朗

市場繼續看好美國經濟數據,認為即使聯儲局繼續聚焦於為經濟降溫,但消費物價指數放緩將促使聯儲局減慢政策步伐。美國勞工市場仍然遠較我們早前預期的暢旺,而且似乎比以往更能抵禦經濟放緩和貨幣政策收緊的衝擊。聯儲局目前正致力實現具挑戰性的軟着陸,未來決策將繼續取決於經濟數據。

中國寬行業規管助提振經濟

隨着社會不斷發展,中國政策官員將更加着重經濟增長,致力提升經濟的長遠韌性和可持續性。數碼行業備受衝擊,過去兩年屢次受到監管整頓,但仍然是中國經濟強大的增長動力。中共二十大會議報告把「數字中國」作為國家現代產業體系的主要發展目標,承諾在未來五至十年加快發展數碼經濟。此舉意義重大,有助消除監管整頓削弱營商信心的影響。房地產業政策大幅放寬,亦將有利行業的發展前景。鑑於中期經濟前景未明,消費應不會驟升至超越基數效應,但依我們所見,資產配置可重新考慮較高風險的房地產和股票。

對比已發展市場重啟經濟的經驗,由於政府並未向民眾大派現金,中國出現通貨復脹的風險不高。自2020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僅溫和擴張。中國經濟的產量差距顯著,而且失業率處於歷史高位,因此不大可能出現需求價格壓力。

亞洲經濟更廣泛復甦

亞洲將更早受惠於中國開關。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中國內地旅客佔大部分亞洲經濟體(日本除外)總入境旅客人數約兩成至八成。中國經濟正加速增長,步伐或會較去年12月份的預期迅速。旅遊、款客服務和建築活動急增,帶動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1月份錄得回升。此外,亞洲將繼續受惠於「中國+1」戰略,大部分廠商將作出調整,令供應鏈更具韌性和更分散。

由於通脹主要由成本帶動,在12個亞洲經濟體之中,有9個的整體通脹已經見頂,有6個的核心通脹已升至峰值。亞洲勞工市場環境依然疲弱,薪資增長與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相若,供應鏈中斷情況並不嚴重,並將繼續緩和。亞洲各國央行去年收緊政策的力度普遍低於聯儲局,加上更廣泛的經濟復甦環境,可為區內央行帶來暫緩收緊政策的空間,為零售市道及消費需求轉佳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