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3-02-15 05:00

傅雲杰

亞洲經濟反彈在即 中國成主要動力

放大圖片

環球經濟增長雖然在疫後初期飆升,但幅度受商業信心轉弱、金融狀況收緊及消費意欲進一步下降等因素影響,而進一步放緩。環球商品需求轉弱,加上積壓大量庫存,短期內可能削弱工業生產和貿易。

我們認為增長的下行幅度,將取決於通脹能否持續降溫,為央行提供減慢加息步伐的空間。通脹走勢則取決於,商品價格下降能否應對服務業通脹及能源成本問題。收緊政策的消息導致各行業的裁員人數上升,當中以科技業最為嚴重,過去十年讓行業錄得爆發性增長的利好環境,已出現重大改變。部分地區的勞動市場緊張,例如美國勞動市場表現強韌,或繼續令工資面對顯著上行的壓力。

亞洲多國利率料將見頂

愈來愈多央行把利率升至接近終端值,以期望達到可讓經濟穩步發展而非停滯的水平。亞洲多國央行日益強調,利率現已接近或處於這輪政策周期的高峰。依我們所見,印尼實際消費物價指數和通脹預期較意料中溫和,將促使印尼央行放慢調高政策利率的步伐。南韓對外需非常敏感,加上利率上升削弱內需,因此有機會成為今年最早減息的亞洲國家。鑑於歐美增長前景放緩,上述環境有利亞洲經濟強勢反彈,並由中國領漲。

然而,即使中國增長回升,其幅度亦不大可能顯著帶動環球經濟增長。中國重啟經濟將會為本土經濟帶來由需求推動的衝擊,但主要源於積壓已久的服務需求,商品的溢出需求則較為有限。策略性競爭將會繼續成為中美地緣政治關係的結構性癥結,雖然中美兩國日漸脫鈎,長遠來說,仍不可輕視中國在環球經濟舉足輕重的角色。倘若兩岸關係惡化,尾部風險可謂一觸即發;然而這不是一朝一夕的情況,隨時間醞釀之際將有跡可尋。

中國雙管齊下催谷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在第四季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上,對增長前景保持審慎,並表示需要進一步鞏固經濟復甦的基礎。人行亦重申支持增長的立場,並聲稱會更着力支持經濟,尤其是房地產行業。鑑於勞動市場環境惡化、失業率上升和房地產市場下挫,仍然為處於歷史低位的消費信心帶來壓力,疫情造成的創傷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復元。

貨幣政策難以帶來重大影響,因為當消費信心低迷,寬鬆的貨幣環境不會推動信貸顯著增長。人行應會在第一季維持目前的寬鬆立場,但如果在經濟重啟後,通脹風險在第二季升溫,特別是低基數效應所構成的服務價格壓力,當局或會作出利率正常化的準備。儘管通脹處於可控水平,但由於消費物價通脹預料將再按年上升,縮小中國的負產量差距和消化勞動市場的嚴重過剩問題,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解決。有別於其他經濟體在2021年重啟經濟時面對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中國沒有類似的供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