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3-02-13 00:00

康和健 顧小培

千載之下

我們說「言之鑿鑿」,意思是指說話確實有據。為什麼用上「鑿」字?查「鑿」字本義是挖削、穿孔、打通。《詩經.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激揚的水流,在河中沖擊其內的白石,卻沒將它損壞,只令它更鮮明可見。所以「鑿鑿」雖然有砥礪磨練之功,並不把事物徹底破毀,而是將其顯露之餘,更具昭彰之效。相比較「穿鑿」,假如「鑿」去到「穿」的地步,會是過猶不及,反帶出「牽強附會」的反面意義。 然則「言」畢竟是「口述」,並非事實本身,而是經嘴巴重複地表達出來,所以無論怎麼樣「鑿鑿」,也不一定可信。 一九七四年開始,南懷瑾老師花了近一年時間,每周一次、每次兩小時,開班講述《論語》。有一位名叫蔡策的學生做了詳盡的 ...

(節錄)全文共914字